第一章(第3/7页)

这栋三层高的对称建筑有着一扇深蓝色的门和两扇落地窗,坐落在横跨匹斯布鲁克商业街的石桥边,小镇正是根据这条街命名的。艾米莉亚站在门外,抬头看这栋楼,这是她一辈子唯一的家,沉睡的镇子里,清晨的微风是唯一的动静。不论她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不论她在做什么,书店楼上,她的房间总在那里等着,她的大部分东西都还在那儿放着,积攒了三十二年的所有零零碎碎。

她悄悄从侧门进去,站在铺着瓷砖的地上愣了一会儿。她面前的门通向楼上的公寓。她还记得,小时候父亲牵着她的手教她下楼。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走下来,但她很倔强,而他很有耐心。她还记得,上学的时候,自己总是跑着下楼,一步跨两个台阶,背着书包,手里还拿着一个苹果,总是快要迟到。多年后,她从派对上回来,光着脚溜上楼去。朱利叶斯并不严厉,也不爱吼她。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稍微喝多了些苹果酒,在凌晨两点回家,都会选择溜进门的。

她的左边,是书店收银台后的那扇门。她把门推开,进了书店。清晨的阳光从窗子里透进来,犹豫娇羞。屋里的空气流动起来,艾米莉亚有些微微发抖。她似乎有所期待:每一次踏进夜莺书店,她都有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不论她想去哪里,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实现。只不过,这一次她做不到了。她可以放弃一切回到过去,回到一切安好的时候。

她感到,店里的书在询问,是否有什么消息。他不在了,她想告诉它们,可她没有,因为她不确定自己能说出话,还因为那样做会很傻。书可以给你讲故事,告诉你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但没人会跟书讲话。

站在书店中央,她渐渐感到一份安逸在心中落下,那是一种抚慰她灵魂的冷静。朱利叶斯仍然在这里,在书页中、在竖立的书脊中。他说他了解店里的每一本书。他可能并没把每一本都通读,但他明白每本书为何在这里,作者写书的初衷是什么,因此,他知道谁可能会喜欢它,从最简单的儿童纸板书,到最厚重、最难以读懂的大部头,他都知道。

地上铺着深红色的地毯,如今已经老旧暗淡了。一排排木制书架沿墙排列,直抵天花板。—店里有一架梯子,专门用来取书架顶层不常见的书。虚构类书籍在店门口,参考书在最里面,中间的桌上展示着烹饪书、艺术书、旅游书。楼上的夹层里,收藏有初版书和稀有的二手书,锁在玻璃展示箱里。朱利叶斯在木制收银台后面统治着这个书的王国。他身后堆码着人们订购的书,用棕色的纸包好,拿绳子捆着。收银台处还有个雕饰华美的老式钱柜,打开时会叮叮响,这是他在旧货店里淘到的,他早就不用它了,但还是留着,做装饰。偶尔,他会往里面放些糖小鼠,店里有孩子表现特别好时,奖励给他们。

收银台上总是放着半杯咖啡,他喝到一半,一跟人谈起话,就忘记了咖啡,把它放凉了。人们经常进店里来找朱利叶斯聊天。他能提供很多建议、知识、智慧,更重要的是—善良。

书店就这样成了匹斯布鲁克以及周围地区的人经常拜访的“圣地”,不论是哪个社会阶层的人。镇子里的人都为这家书店自豪。它是一个舒适而熟悉的地方。人们也很尊敬店主,甚至可以说很爱他。三十多年来,他一直为他们提供精神和心灵食粮,最近几年还有了几个助理的帮助。温暖、快活的梅尔,把书店打理得井井有条;瘦高的戴夫是不折不扣的哥特风,他对书的了解几乎跟朱利叶斯一样多,但不怎么说话—不过,他一说起来,就没人拦得住了。

父亲仍然在这里,艾米莉亚想道,他活在这数不清的书页中。这里的文字,只能以百万千万来计数。这些文字,还有多年来它们带给人们的收获:逃避、娱乐、教育……他转变了许多人的思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她得接过他的火炬,以这种方式让他活下去,她对自己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