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裙带飘舞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7/9页)

叶映寒的姑妈家位于荆都市下辖的松林县,是一个山区县。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前行,映山红开得正艳,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特别红火。车子进入山中约二十分钟后,一直在静静地欣赏窗外风景的叶映寒突然叫了一声:“非语,你看!你看!”只见前面一片向阳的山坡上,一整坡的全是映山红。

李非语将车子停了下来,牵着叶映寒的手,登上了山坡。李非语感叹地说:“真漂亮啊,这么多的映山红,也没有人来采。”

叶映寒呵呵一笑说:“你真傻啊,这么多的映山红,采得过来吗?再说,山里人才不稀罕这个呢,门前屋后到处都是。也就我们城里人可怜,看见什么花啊草啊都想弄回家,弄回家后过不了多久大都枯死了。”

李非语说:“说的也是,本来就是大自然里的东西,没有了地气,自然活不长久。”

沐浴着凉爽的山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两人合拢双手,圈成喇叭状,大声地喊着:“啊——”回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此情此景,李非语感叹地说:“你看,还是做一个农民好吧,在这山里,建几间房子,种几亩地,养一双儿女,多舒心。”

“好是好,就是偏僻了点。”叶映寒说。一会儿的工夫,她采了一大捧映山红,放在了车上,车上顿时充满了淡淡的花香。

车子又跑了十多分钟,前面有座山村,就是叶映寒的姑妈家了。

由于来前打过电话,叶映寒的姑妈和姑爸早就等在了院子里。两人下了车,叶映寒的姑妈将李非语上下一打量,说:“唔,很不错。”

叶映寒知道姑妈误会了,笑着说:“姑妈,什么不错啊,他是我领导。”

李非语说:“伯父伯母好,映寒说,我们来你这里,是来过两天农民生活的,还望您二老不要客气,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做两天农民。”

叶映寒姑妈哈哈大笑:“我真搞不懂你们两个,这年头,农民可不是那么好做的,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不说,有时还要受冤枉气,到时你们俩可别后悔。”

李非语说:“请伯母放心,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一定不会后悔的。”

吃过午饭,李非语和叶映寒就随着叶映寒的姑爸去菜园里劳动。叶映寒的姑爸姓李,李非语称他为李伯伯。村里的年轻人长年外出打工,许多田地闲置出来,经过村里的组织,李伯伯租种了约五十亩土地,改造成菜园,种植各种蔬菜,虽然种地很辛苦,但年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李非语挑着一担水桶,叶映寒肩扛锄头,向菜地里走去,有点像黄梅戏中唱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味道。

李非语说:“上次卫副书记来调研,在南山风景区采菊种豆,也体验了一把农家生活。可那叫什么农家生活呢,我们这才是原汁原味的。”

叶映寒说:“说句不客气的话,那叫作秀。”

李非语说:“也不能叫作秀,领导为什么乐意尝试那种生活呢,说明他向往。无论时代怎么变,我看,农家生活都有一种持久的生命力。”

李非语随李伯伯一起给豆角苗浇水,叶映寒用菜刀在铲窝笋,准备明天运到集市上去卖。两人都很卖力,忙得不亦乐乎,忙得一头的汗水。

叶映寒一边铲着窝笋,一边不停地甩着手腕子,手酸得很。她问道:“姑爸,这笋子一斤能卖多少钱?”

李伯伯说:“刚上市,一斤能卖一元多呢,就是批发价也要七八角。”

叶映寒掂量着手里的一根笋子,有两斤多重,她说:“是很值钱,这一根就要两块多呢。”

李非语想起一个问题,问叶映寒说:“你知道蔬菜的价格是由谁控制的吗?”

叶映寒说:“市场自由定价的啊。”

李非语摇了摇头,说:“非也。你要看深入一点,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说,一盘简单的青椒肉丝,价格都已经被华尔街控制。道理很简单,因为青椒肉丝的主要原料像油、猪肉、青椒的价格由华尔街说了算。外资在掌握了话语权之后,动不动就要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