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第4/6页)

“没有。”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找和尚去庙里啊!”

“中午的时候好像看过,在前面化缘了来着……”

贺穆兰问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终于问到了一个知道的。

“在哪儿化缘?”

“在前面那条横街上……不过马上天要黑了,你是不是明天再找比较好?”说话的年轻人好奇地打量了她一眼。

“你需要投宿吗?我认识一家不错的客店,我带你去?”

贺穆兰摸了摸空空如也的腰囊,摇了摇头。

“我要先找到大师。谢谢你。”

那年轻人失望地离开了,临走指给她慈心化缘的那条街。

这个时代的僧人和道士通常都身负好多种职业,除了僧人和道人是他们的本职外,他们还是心理医生、赤脚医生、翻译……

以及要饭的。

大部分有寺庙的和尚自然不会经常出去化缘,但对于慈心大师来说,化缘似乎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按他的话来说,每次出去化缘都能化到东西,让他对这个世界就更加充满希望和敬意。

当“化缘”都化不到“缘分”的时候,这个世界离完蛋也就不远了。

虽然贺穆兰觉得这个说法很扯淡,但想想又似乎有些道理。

这大概就是宗教经久不衰的原因,因为许多道理被这些“高人”用另一种方式说出来之后,确实让这个世界没有经历过心灵鸡汤摧残的人们得到很多领悟和激励。

在这里化缘的和尚大概不多,所以贺穆兰不过问了三四个正在收东西回家的百姓就知道她想要的答案。

慈心大师被街尾巷子里的一个人家请回去救孩子了。

“救孩子?”贺穆兰一怔,“得了病吗?”

说到这个,知道原委的人家忍不住叹气:“不是病,是穷啊。哎,大和尚也是好心,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贺穆兰大概问了一会儿,知道了那家人的情况,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原来街尾巷子里住着一家新搬过来没多久的人家,丈夫在市集里靠卖草鞋草筐之类的度日,女人身体大概不好,也没干什么活,偏偏家里最近又添了个小的。

大概是女人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吃的又少,这孩子生下来以后她就一直没有奶,全靠喝粥喝汤度日,渐渐的大人小孩身体都不好,小孩子更是三天两头生病,恐怕也活不了多久。

女人本来就生病,这下病的更重,小孩子又不见好,这家的男人更没法子做生意,只能回家伺候老婆小孩。

今日下午见雨小了点,那男人就到集市上卖鞋子,结果遇见慈心大师在化缘,估计上去问了问慈心大师,知道他会一点医术,就把他请回家去治病了。

“……治了这么久?”

贺穆兰狐疑地谢过这个汉子,又开始了“寻找慈心大师”的任务。

像这种没有城市规划的小县城,巷子也是乱七八糟的,等贺穆兰找到那条“街尾”的巷子时,天色已经完全漆黑。

这种小县城“宵禁”也跟没禁没什么区别,因为一到天黑就真的是到处都没有人,伸手不见五指,不是本地人根本不知道能去哪儿,完全不需要人值守就能达到路上无人的效果。

贺穆兰几乎是一天没吃东西,肚子里已经饿的咕咕叫,又没钱去投宿,就等着找到慈心大师好汇合,一到了门口就迫不及待的拍起了门。

所谓“房子”,不过是个破茅屋而已,贺穆兰拍了门以后甚至觉得整个房子都在抖。

“慈心大师?慈心大师?你在吗?家里有人吗?”

贺穆兰拍了拍门,却没有听到一丝动静,心中渐渐升起了不安。

太安静了。

但凡有病人的人家,哪里有这么安静。

贺穆兰锲而不舍的敲着门,左右邻居似乎是被惊动了,但是见到贺穆兰带着高头大马,看起来又不好惹的样子,又纷纷将头缩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