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第2/5页)

盖吴害怕拓跋焘也会因为羌人的反叛而“肃清”夏国领地的所有杂胡,所以一想到这位将军可能会率领大军出征,竟因为精神过于集中而紧张的不停颤抖。

陈节以往和卢水胡人相处的极好,见盖吴的肌肉紧绷到筋脉都迸出的地步,忍不住开口安慰:

“你莫担心成这样,如今杏城只剩老弱妇孺,就算征兵也征不到你们。而且我魏国行军,向来是动用军户,其他临时征召的壮丁反倒拖累军中行军的速度。有将军在呢,就算陛下真的因此对境内的胡族生出了恶感,我们家将军也会劝谏的,是吧?”

贺穆兰也确实不能接受因为一支叛乱而连坐所有民族的行为,这是一种变态的“种族主义”,所以肯定地点了点头:“若陛下真有这样的命令,我一定会劝谏。”

“谢谢。”盖吴渐渐松开了拳头,声音低沉,“谢谢你们。可你们不知我们过的有多苦……我们……”

他的声音渐渐低去,几近无法听清的地步。

“我们再也无法再来一次这样的打击了。”

他的父亲甚至为了族人不陷入战争而身死……

他好恨。

恨这些挑起事端的羌人和休屠人。

恨这些在背后怂恿羌人和休屠人的势力。

百姓何其无辜,他们只不过想安安生生的过自己的日子罢了!

拓跋素的脑子里也在想着如何应对这次的反叛。自他镇守统万,和长安互为倚仗,辖内的杂胡几乎都没有生出过异动。

如今先是长安乱了,然后马上就有羌人和休屠人以此为借口反叛,这时机和速度也未免太让人意味深长了一点。

若说其中没有内应通风报信,他一点也不相信。

那么,内应究竟是谁?羌人和休屠人的蠢蠢欲动是不是对大魏的一次试探?他要是在这里做出决断,会不会明日就送到了羌人和休屠人的手中,做出相应的对策?

拓跋素看着眼巴巴望着他的那些官员们,又不能不发表意见,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他感觉有人正看着他。

拓跋素用余光一扫,只见拓跋提对他使了个眼色,微微地摇了摇头。

右席的高深几乎是跃跃欲试地等待着战争的到来。

他在长安已经荒废了太久,以至于经常做梦梦见的都是自己在战场驰骋的场景。

他的枪在渴望饮血,他的马在渴望疾奔,他希望狠狠斩下敌人的头颅,以证明他的鲜血里还有属于野兽的部分,而不是被一个名为“善”的笼子永远的困住,就这么可笑又迂腐的度过他的一生!

拓跋素能混到统万大将军自然不全是靠的家世,他见拓跋提似有话说,自然明白京中应该已经把这种局面猜到了,当即下令逐退所有闲杂人等,所有的舞姬歌伎和伺候宴席的下人全部离开饮宴厅,只留下官员和将领。

闲杂人等一退,就开始陆陆续续有将领请战。

“将军,休屠人桀骜不驯,居然掠了百姓入山,其行为令人发指,已经不可能感化他们,末将愿领军前往平叛!”

“将军,末将也愿意前往!”

“羌人更是可恶,夏地的商队原本就不多,居然还劫掠!”

商队一向是各地赋税的主要来源,长安尤其是如此,一听说羌人阻了商路,一群官员更是怒不可遏,恨不得把羌人们吊打一顿才好。

拓跋素看向拓跋提,试图在他这里得到什么启示,谁料库莫提却看了一眼身侧的赫连定,开口问道:“赫连公镇守夏地已久,对各族的情况自是极为了解,以赫连公的看法,我们如今该如何应对呢?”

这竟是向赫连定求教了!

其实赫连定无论是年龄、阅历、地位,其实都比库莫提要高出一大截,只不过他现在是亡国之人,而拓跋提是战胜国的王爷,所以显得赫连定要弱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