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4页)

“可是我现在饿着肚子。”

“那是佛祖提醒你,‘劝人行善’的时候到了。”

“师父……”

“嗯?”

“要不我把你化缘的钵给当了吧。那个还值几个钱。”

“阿弥陀佛,为师果真不该拦着你投胎啊。”

他在这位可敬的僧人身边待了很多年,但他一直都没有作为僧人的自觉。虽然他也化缘、上他通常都听不懂的早课、背着他喜爱的经文,可他一直觉得所谓“沙门”,和他少年时的“乞丐”一样,只是人生中的一种选择。

成为僧人与他,和乞丐与他,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继他的大师兄嗔染、二师兄贪染之后,他被师父也赶下了山。

“去俗世中走走,以僧人的身份走上一遭,你就会明白乞丐和僧人究竟有什么不同。爱染会继承我的衣钵,你若无处可去,就去东平郡平陆的报恩寺找你的师叔,他是我的师弟,会收容你。”

痴染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他师父肯定是故意把他们赶下山的。山里吃的实在不够,他们若是全部留在山上,肯定一起饿死。

他是四个师兄弟里最灵活的,他下山去,肯定不会饿死。乞讨和化缘原本就没有什么不同,是他师父非要坳上一个道理。

罢了,他下山,总比小师弟下山好。

他那样泪包的性格,下山会被吓死的。

抱着师父给的钵,他一路边化缘,边搭路人的驴车骡车,慢慢的到了东平。在旅途中,只要有条件,他也会学着师父那般去给路边无人看顾的野坟超度一番,或者给枉死或夭折的人家诵一诵经文,告诉别人他已经投胎到好人家去了。

其实他不会超度,诵的经文,也只会《四十二章经》和《版若波罗蜜心经》。

梵文可难记了,他能背诵这两篇,已经是用尽了一辈子的脑力。

可是慢慢的,他似乎明白了师父的意思。

明白了乞丐和和尚,确实是不同的。

可能是他天生贱命,就算找到了师叔,又被赞做“得道之人”,有了比山间那座小庙还要大的禅房,好日子也过不了多久。

先是皇帝下令还俗,后来又有当官的三不五时的来搜刮。他不想还俗,师父让他用僧人的身份在俗世里走一遭,他还没有走完这段人世,不想违抗师父的命令。

所以他带着自己后来收的笨徒弟躲进了这座佛塔,只有半夜无人的时候会偷偷溜下来,在寺里年老僧人的接济下带些东西回塔果腹。

善男信女们一有机会就会供养他们,他的师叔多年来教人识字、给人看病,早就结下了无数的“因缘”,如今,这一寺的人都受了他的因缘庇护,活到如今。

直到今年年初,灭佛令下,一寺僧人全部被驱散,谁也不敢说那浮屠里还藏着两个人,痴染听着外面绝望的哀嚎声、大声咒骂声、以及被强行拽走的念佛声,知道能为他们打开门封的人大概是不会再有了。

原本是为了迷惑官差的伎俩,成了将他们送入坟墓的愚蠢决定。

他要把少年时的噩梦,再经历一回。

第一次,他心目中的佛祖——师父救了他。

这一次,怕是再也没有什么佛祖能救他了。

这样荒唐的年景,就算是佛祖下凡,也只能仓惶着捂着脑袋逃命吧。

浮屠第二层。

贺穆兰从腰间扯下那个被绑在腰带上的铜匣子,一手举着夜明珠,一手找着可以安放的位置。

佛塔的墙壁被挖出了不少的凹洞,有点像是展览室的墙壁,又有点像是实验室的柜子没镶上玻璃。

各种小罐子、小匣子被放在其中,贺穆兰微微愣了愣,才发现原来塔底那一层不是用来安放遗骨的,因为她一路过来,除了味道难闻,并没有看到什么盛器,也没有看到这么多熄灭的油灯。

一想到周围这么多盛器里放着的都是这座寺庙僧人们的遗骨,贺穆兰想了想,跪下来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自己来的原因,这才站起身来,寻找可以把匣子放在墙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