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3页)

“阿姊,你是要去哪儿吗?”

“不去哪儿,你去忙你的……”

贺穆兰捏了捏拳头。

“我去抓几只老鼠。”

贺穆兰注意到,从他们到马脚桥开始,就有几个人情况不太对劲。

她经常跟着花木托来这里买东西,自然知道马脚桥的集市是什么样的。这里说是集市,其实就是周围的乡民在这种有桥又有路的地方摆个地摊,或者支起驴车推车什么的,卖些日用品和家中的出产。

他们来这里之前,她就发现前面有几匹马速度很慢,一直像是巧合似的一直在他们前头往马脚桥方向行进,到了有些路口的地方偶尔会停下来像是歇息一般。

后来她借着遛马的机会越过了他们,在擦身而过的同时仔细的打量了下,终于确定了他们不是汉人。

胡人和汉人有许多习惯是不同的,无论是骑马还是控弦。普通人自然是看不出来,但花木兰在军中待了十二年,什么种族的胡人都见识过了,贺穆兰一见他们骑马的姿势和马鞍上的花纹,便从木兰的记忆里得知了他们一定不是中原汉人的结论。

事实上,她也注意到贺光有些地方不太像汉人。但他的气质太过儒雅,一看便是习过字、学问不错的孩子。想到北方的汉人高门和鲜卑人通婚也是常事,贺穆兰便没有想太多。

虞城这地方,尤其是虞城的乡间,见到鲜卑人也许还不算什么,但见到这种穿着汉人衣服的鲜卑人或者其他胡族之流的人却是很可疑的。再加上她与他们擦身而过时,这几个骑士都低头没有看她,让她心里更是猜疑。

是卢水胡人的报复?

还是如同崔琳所说,拓跋焘一直都派人盯着她,看她过的“好不好”?

无论是哪一种,贺穆兰都不想忍。

所以她在把弟弟和贺光支走过后,装出一副买针线水粉的样子停在一处摊子上,用那胭脂摊子上的小铜镜不动声色的看着后面。

待她确定那几个人只是跟在集市里随意乱逛,贺穆兰丢下铜镜,快步朝着那几个可疑之人冲了过去。

真的是用冲的。

只是瞬间,贺穆兰就靠近了他们,在这几人诧异的眼神中伸出了拳头,一拳挥了过去!

嘭!

拳头打到肉上的声音传了出来。

被贺穆兰打到的那个人当场痛的躬下身子,满脸痛苦地叫出了声来。

贺穆兰制住了这人,一手捏紧了他的胳膊,又用一只手卡在他的颈项上。

剩余几人紧张的看着贺穆兰,那痛得满头是汗的“人质”更是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跟着我们到底做什么!”

她用极度嫌恶的语气喝问了起来,由于怀疑他们是鲜卑人,更是用汉话和鲜卑语各说了一次。

话音刚落,那几人就露出了意外的神情。

贺穆兰曾料想过,这几个人也许会做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装傻,也许会大喊大叫吸引别人的注意,还有可能会不管不顾她手中的人质攻击于她,却独独没想到这一种……

这几个男人居然行了一个标准的军中礼节,用着鲜卑语十分爽快的报出了出身。

“花将军,我们是陛下身边的‘白鹭’,到此地监察卢水胡人的动向。和您遇上乃是碰巧,请您高抬贵手!”

贺穆兰听了他们的话敌意确实减了一些,但手却没有松开,皱着眉头并不说话。

那几个男人无奈地对视了一眼,从怀里掏出刻着白鹭图样的铜牌来,只见上面阴刻着“候官曹某某,不避强御,百僚肃然”的字样,确实是和汉人的御史同样作用的候官无误。

贺穆兰见不是歹人,便收回了自己的手,抱拳说了声“得罪”。

此时正是北魏初年,很多机构都有鲜卑和汉两套系统,地方上也是这种政策,即地方上既有汉人的刺史,也有鲜卑人的刺史,一起共同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