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秦岭的忠诚 第八章 徐永被害的消息(第6/10页)

“他说卫戍部队的人手并不够,为了能支援靖安司,必须重新规划南郑的布防,所以才多花了一些时间。”

杜弼一下子又跳到另外一个话题:“这次搜捕的目标人物是在你们进行突袭的前一刻逃跑的,你确实是在报告上这么写的吧?”

“对,各种迹象都显示目标是临时接到警报然后仓皇撤退的。”

“很好……”杜弼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琢磨不透的笑容,荀诩模糊地感觉到了这笑容背后的寓意,但又不愿承认,于是安静地站在原地,等待着下一个问题。

杜弼拿起另外一份文书,将它在荀诩面前打开,荀诩认出这是自己亲手写的报告。杜弼念道:

“三月六日,黄袭等人袭击了工匠队伍,并裹挟其中一名工匠打算循褒秦小道逃到魏国境内。靖安司在道口做了埋伏,结果反而中了敌人调虎离山之计。结果糜冲借这个机会潜入军技司,窃取了弩机的图纸。没错吧?”

荀诩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我很久不在汉中,不太了解。不过军技司的守备工作也是由南郑的卫戍部队负责么?”

“对,军技司的警卫算卫戍部队编制,只是比较独立,不与其他部队混编。”他又加了一句,“不过行政上仍旧归成蕃统属。”

“这就是了。”杜弼似乎就在等着荀诩这句话,他从案几上拿出一片竹简,这枚竹简长约五寸,一端削尖,颜色暗黄。“这是三月六日当天上午以戍城尉的名义发出的一份调令,调令要求军技司分拨三分之一的守卫前往南郑北部山区进行临时警戒。”

“哦,我在三月五日确实请求他派遣卫戍部队对靖安司进行支援。”

杜弼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但有必要连军技司那种要害部门的守备都调派出来吗?这太不合乎常理了。我查阅了一下三月五日的城防部署,发现当时城内还有五十名负责警戒马厩与武器库的士兵。为什么成蕃他要舍近求远,放着这五十名士兵不用,专程从军技司调人过来呢?”

“难道你……”荀诩盯着杜弼,心跳开始有些加速。

“不错!”杜弼肯定了荀诩的眼神,“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靖安司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在卫戍部队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比如在青龙山对糜冲的伏击以及高堂隆卧底;而靖安司先后两次的功败垂成,却都很‘巧合’地与戍城尉的反常行动有关系。第一次戍城尉的迟缓动作导致了糜冲、黄预等人的逃脱;第二次,戍城尉的调令让军技司的防卫力量削弱了一半,以致敌人乘虚而入并最终得手。现在这位戍城尉就很‘巧合’地成为了李平的幕僚。很抱歉,孝和。”

杜弼分析完以后并没有说出结论,他相信荀诩能清楚地觉察到暗示。荀诩不安地舔了舔嘴唇,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杜弼的犀利分析就如同汉军引以为豪的利弩,轻易就刺破了荀诩的心理甲胄,强迫他面对他最不想面对的两个事实中的一个。

“那么……成蕃现在在哪里?”

“据负责监视的人称,今天他刚刚返回汉中。这也是我急忙把你叫来的原因。狐忠也回来了。”

荀诩心算了一下,狐忠姑且不论,成蕃在四月二十日才押送粮草出发,今天才五月五日他居然就回来了,速度快得令人生疑。想到成蕃突然上前线的突兀,荀诩不得不倾向于相信杜弼所点破的事实。

“必须立刻采取点什么行动才行!”一直是属于行动派的荀诩脱口而出。而这一次杜弼比他更快一步,已经走到了门口:

“不错,我们快走吧。”

荀诩迷惑不解地问道:“去哪里?”

“粮田曹。”

午后令人昏昏欲睡的热风吹动了青色窗帘,金黄色的阳光从布幔缝隙悠闲地流进屋子。罗石看着窗外太阳的高度,心算了一下时间,再有一个时辰他就可以下班回家了。想到这里,他不禁长长伸了一个懒腰,这种倦怠情绪传染了整个屋子里的人,一时间呵欠声此起彼伏。自从与魏国开战以来,粮田曹难得有象今天下午这样的清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