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秦岭的忠诚 第四章 邓先的死(第6/7页)

“呵呵,不过现在就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我们还能怎么办?总不能写信去邺城直接问曹睿吧?”

杜弼沉稳地拍拍荀诩的肩膀,然后把自己的水杯递过去,示意他冷静下来。荀诩咕咚咕咚一饮而尽,他浑身的燥热总算压下去一点了。

“别着急,时间是在我们这边。”杜弼淡淡地说。

“希望运气也是。”

下午询问工作再度展开,话题仍旧集中在“烛龙”的身份上。荀诩和杜弼反复盘问徐永,甚至暗示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给出满意答复,将不能指望得到丞相府的信任。询问持续了一个半时辰,最后被问急了的徐永忽地站起身来,绝望地大叫道:“你们不如给我一份南郑官员的名单,挑出你们最不喜欢的家伙,我来供认他就是烛龙好了。”

杜弼见徐永的情绪有些失控,连忙宣布询问中止,派人把他带回到卧房里去。

到了第二天,三月十四日。裴绪从南郑赶到了青龙山,他带来了关于邓先的鉴定报告。报告指出邓先很有可能是在江州任职期间就与曹魏有所勾结,军谋司已经针对他在过去几年中可能泄露的情报数量以及危害性做了评估;在报告的最后还特意强调说,从在邓先家搜到的情报级别来看,如果没有拥有更高权限者的默许或者疏失,他很难独立完成这一系列行动。荀诩知道这暗示着什么。

荀诩看完这份报告,满意地弹了弹封套:“不错,这份报告分析得很精辟。”

“这是出自冯大人的手笔。”裴绪回答。

“冯膺?这是他写的吗?”荀诩有些惊讶,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他嘿嘿一笑,“这个家伙的嗅觉还真是灵敏……”

“什么意思?”裴绪听的有些糊涂。

荀诩故做神秘地摆了摆指头:“你以为昨天是谁如此殷勤地将邓先的事通报给李都护的?”裴绪撇撇嘴,哦了一声,他也一直怀疑是冯膺。荀诩摇摇头,有些好笑地继续说道:“冯大人原本打算偷偷告诉李平都护,好叫我吃个瘪;没想到李平本人先服了软,他就立刻揣摩出了上峰的意思,见风使舵,转而设法在报告里把邓先与李平扯上关系……冯大人的敏感性倒真是不低。”

裴绪鄙夷地嗤了一声,没有发表更多言论。他拿出自己的印鉴在文件上敲了个印,一边随口问道:“徐永这条线有什么新成果吗?比如说烛龙。”

“目前还没有,徐永矢口否认他知道任何关于烛龙的事——当然,也许是他真的不知道。总之现在陷入僵局了。”

裴绪听完荀诩的话,立刻接口问道:“要不要我来帮忙?”

“唔?你想参加询问工作?”

“有些兴趣,也许换一个人询问,会有意外的惊喜。”

荀诩双手抱臂,扬起眉毛端详了一阵这名部下,似乎对他的毛遂自荐有些出乎意料。考虑了半天,他终于点了点头,说了两个字:“好吧。”

今天询问开始的时候,徐永今天发觉询问室的环境与以往有些不同,平时坐在自己对面的只有杜弼和荀诩两个人,今天却多了一个白净的年轻人,他坐在最右边,看起来温文儒雅。荀诩只是简单地介绍说这是司闻曹的明日之星,是前来旁听的。

徐永不明白他们的用意,于是没有说话,只是谨慎地点头示好。

大概是考虑到昨天气氛太僵的关系,今天的话题几乎没涉及到“烛龙”,询问方把注意力放在了曹魏军情上面。徐永看起来松了一口气,他很配合,有问必答,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曹魏内部情况如数道来。询问的主力照例是荀诩和杜弼,裴绪全程很少作声,偶尔问的几个问题也都不牵涉重大,更多时候是若有所思地注视着徐永,用自己的右手不停地转着毛笔。

这一天的询问异常顺利,双方合作都很愉快。等到快到傍晚的时候,杜弼表示今天的工作到此为止,荀诩、杜弼和裴绪三个人收拾起资料,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