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Isabella·(第3/4页)

伊莎贝拉同样为此感到高兴,却又觉得事情顺利的有些蹊跷。“你确定她不会临阵脱逃?”如果法院允许她传唤证人,却只发现证人从盥洗室的狭小窗户中逃脱了,哈利·罗宾森恐怕会当场高兴得跳起舞来,陪审团会对此怎么想,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从纸条上看,她的语气很坚定,甚至有些太过坚定,都有点不像她了。”玛德说,“我相信她会前来的。”

路易莎·克拉克的回心转意,就像是某种预示一般,从那以后,伊莎贝拉等人的运气就突然好转了起来——他们接下来在斯塔福德的行动,简直顺利的不可思议。

从前,玛德第一次为了恩内斯特·菲茨赫伯的案件拜访斯塔福德时,这儿的村民大多数连话都不愿意与她说上一句。不仅仅是因为玛德的穿着打扮与这个保守传统的城镇氛围格格不入,更因为在这些人的眼中,玛德不过是一个多事而且好打听的女记者,不管她如何解释自己是为了一群受害的女孩伸张正义,也鲜有人理睬她,即便有那么几个,也是看在她给出的高额酬金的份上,才勉强开了口。

然而,见到伊莎贝拉与温斯顿亲自前来这儿以后,村民们的态度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玛德前脚才刚刚警告过大家,说这儿的村民口齿严实,立场坚定,不会轻易动摇,后脚便眼睁睁地看着同一个拒绝了她的村民在温斯顿面前毕恭毕敬,有问必答,甚至殷勤地主动提供了温斯顿还未询问的情报。

人人都觉得温斯顿与伊莎贝拉是帝国英雄,为英国立下了那么伟大的功绩;而阿尔伯特则是战无不胜,为英国挽回了荣光名誉的少将,又是地位高贵的马尔堡公爵。不管他们打算要做些什么,总归是不会出错的。伊莎贝拉不仅很轻易地就得到了想要打听的情报,甚至没怎么费力就说服了好几个人前去伦敦上庭作证。

“换个思路想想,”她劝慰着闷闷不乐,站在街边一根接一根抽烟的玛德,一瞬间仿佛看见早上生无名气的自己,“就算哈利·罗宾森来这儿打听消息,也不可能套出什么。当初巴登斯先生来这儿收集玛丽安娜被谋杀的情报时,不也碰了一鼻子灰吗?——这就是为什么路易莎小姐得以那样肆无忌惮地在法庭上撒谎,她以为我们为了能成功起诉恩内斯特·菲茨赫伯,是不会揭穿她的谎言的。”

“我并不是因为这件事生气,”玛德轻吁了一口气,对走过两个挎着篮子,正对她怒目而视的老奶奶嫣然一笑,“我曾经有选择可以做一个男人——我学习拳击,有一部分就是为了想要摆脱女性的身份,但我最终接纳了我自己。我生气的是那些受苦的女孩们在这些村民的眼里还比不上一个头衔,一个名声,一个身份而已。令我气愤的是现实的赤|裸残酷,不是我自己。”

那我气愤的又是什么?伊莎贝拉不由得心想。是我自己,亦或是这个也许永远不会迎来真正公平的世界?

“我们该回去了,”玛德将烟蒂在脚下踩灭,将它踢入了泥泞中,语气又恢复了轻快,“我还与哈利·罗宾森有个约会——可不想去得太晚,让对方误以为我还有什么别的意思。”

她要将这些证人交易给哈利·罗宾森,以换取私底下偷偷采访恩内斯特·菲茨赫伯的机会。明天,当这些证人抵达伦敦的时候,他们会被介绍为辩方的证人,而非控方的——村民不会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也不会明白那两个词意味着什么,只有等来到法庭上才会意识到自己站错了边,但他们那时已经发了誓,没有退路,不得不说出实话,证实路易莎撒了谎。

采访只是一个障眼法。玛德会假意向哈利·罗宾森坦白,告诉对方她认为对方的胜率很高,恩内斯特·菲茨赫伯极有可能会被无罪释放。而这么一来,乔治·丘吉尔就会输掉庭审,而她也会再一次损失一个上好的报道,就像艾格斯·米勒的案件一样。她打算通过采访恩内斯特·菲茨赫伯来弥补这一点,为此甚至不惜将乔治·丘吉尔辛苦找来的证人交换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