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Isabella·(第2/6页)

“来,在这一版。”阿尔伯特贴心地将每一份报纸都翻到了正确的页数上,递给了她,“我和温斯顿在早餐桌上看了,不得不说,里面虽然有些纯属胡说八道,强词夺理,但有几句确实说的还有那么几分道理呢。”

《真理报》报道:

“……在歌颂丘吉尔先生终止战争的英雄行为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扪心自问,他的行为难道果真是无可指摘的吗?这是一场原本就饱受国内外有识之士谴责的战争,恐怕丘吉尔先生的作为只让英国所具有的正义性更加大打折扣——他剥夺了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独立权。就好似成千上万的布尔人已经因为这场战争流离失所还不够似的,他要确保他们将完全臣服在英国的统治下,成为不幸的奴隶。这对大不列颠帝国的对外形象而言,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凤凰报》报道:

“……鉴于在战场上的表现,德兰士瓦共和国原本可以获得一个体面的退场,从英国手中赢得自己的尊严,就如同第一次布尔战争的结果一般。然而,丘吉尔家族的花言巧语使这一切都化为乌有,听说乔治·丘吉尔先生与温斯顿·丘吉尔先生今日要在内阁会议上为他们所签署的公约辩护,力图确保以索尔兹伯里勋爵为首的主战派不会修改其中的任何一项条款。如果任何人有一点良知的话,做的只会比这对表兄弟们更多——譬如,不迫使一个仅剩的唯有骨气与不屈的国家的签订这等屈辱的条约。”

《华盛顿邮报》报道:

“……当这个国家,一边派出了自己最优秀的——如果不是最优秀的,那么便足以可见英国对德国的蔑视——前往德兰士瓦共和国与德国——请注意,诸位读者,是德国,而非共和国——商谈,另一边,又秘密派出了一个名不经传,甚至并非真正贵族,很有可能就是个私生子,因此不得不冠母姓而遮掩这一点的男孩前去与德兰士瓦共和国和谈时,任何一个稍稍有点理智的常人,就该开始纳闷:那些大不列颠帝国人民每年所支付的高额税费,以及那些建立在剥削殖民地利益(请别忘了,我们也曾是被剥削的一员)上的收入,是否都用在挑选出**选区,以及装点港口那几艘漂亮的军舰上?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诸位读者们。

更糟糕的,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足以让哪怕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流浪汉,都开始怀疑英国得到如今的国际地位,是否是上帝在醉后掷骰子得到的结果——

尽管,我们的确不得不对一个毫无经验的漂亮男孩竟然能够成功说服老谋深算的保罗·克鲁格拱手交出自己的深爱的国家这一点表示钦佩(笔者在此处毫无任何不恰当的暗示),但乔治·丘吉尔先生与温斯顿·丘吉尔先生,这两个成功阻止了战争继续的英雄,不仅随后立刻被英国(粗体)的殖民地总理抓捕,还紧接着,便被英国(粗体)的优秀外交官送入监狱之中——还不是任何监狱,据说是有进无出的死亡坟场。与此同时,殖民地总理与外交官——两个不折不扣的英国人,其中一个还具有贵族头衔——甚至还伪造了这两个年轻人的意外死亡,目的是让第二次布尔战争继续下去,甚至是为了挑起未来的英德战争。

诸位读者,你们可曾见过比这更加离奇而不可思议的现实?

现在看来,英国在这整件滑稽得即便用再多笔墨也无法描绘出百分之一的外交纠纷上唯一做错的一点,就是将第一流的外交官,马尔堡公爵,送去了战场上送死——据说,由于为了鼓舞士气,马尔堡公爵的军职蹿升过于|迅速,以至于手下除了士兵外毫无任何可用的将领,不得不在克隆斯塔德一战中亲自领军上阵,才导致身中枪伤——同时,又将末流的外交官(我们无从得知库尔松勋爵是否会是一个好将领,英国从未给予他这个机会)派去执行了最为重要的外交任务。结果呢最出色的外交官在战场上受重伤,而最末流的外交官险些将英国卷入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