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都市言情镀金岁月(第3/5页)

“先生们,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我们只想赶紧离开此处,回到英国。”温斯顿适时地抛下一盆冷水,浇灭了那些争先恐后记者们的热情,“恐怕我们如今的情况并不适合接受你们的采访——”

“事实上,丘吉尔先生,和丘吉尔先生,我认为您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在此时将您们在南非的经历公布于众。”角落里的一名记者站了起身,他是被威廉安插在记者中的内应,目的便是推动这场采访如同计划中一般地进行。“不日,罗德斯先生,还有库尔松勋爵夫妇便会抵达英国,在被召唤上法庭以前,为了保全自己在此事中的形象,您认为他们会拒绝在媒体前为自己而辩护吗?倘若您们在那之后才将己方的说辞放出,未免有强辩的嫌疑,公众也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从一开始就立于不利的地位……”

温斯顿与伊莎贝拉配合地流露出了犹豫的神色,频频交换着眼神,他们可没打算用目光交流什么,但是他们确定这些记者肯定会从中读出些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报纸上,他们的行为必须看上去是无奈之下的自保之举,而不是大张旗鼓的宣扬。

“丘吉尔先生,我赞同适才那位先生的说法——现在全世界都在翘首盼望得知您与您的表弟是如何奇迹般地生还,以及罗德斯先生,库尔松勋爵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也许您可以先谈谈这一点——譬如,您会指认罗德斯先生为□□您与您的表弟的幕后推手吗?”

伊莎贝拉深吸了一口气,“是的,”她平静地回答,“事实上,在刺杀风波过后,我与我的表兄冒顶了沦为战俘的那两名英国记者的位置,被送去了塞西尔罗德斯的坟场——那是,先生们,罗德斯先生为了手不沾血地处理他的政敌与对手而设立的监狱。”

她的话,不出意料地,引起了一阵低低的惊呼。紧接着又有几个记者询问了更多与监狱有关的问题,在回答中,温斯顿简要地描述了一下监狱的内部构造,以及德弗里斯残酷的管理。他尤其强调了这座监狱中关押的犯人,提到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无辜的善良之人,只因为挡在了塞西尔罗德斯追求权力,或者帮助他人追求财权的道路上,就被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扔进了监狱,从而无声无息地死去。

作为证明,伊莎贝拉向众人展示了刘易斯先生留下的信件,里面清楚地阐述了塞西尔罗德斯是如何诬陷他,有哪些人能证明他的品德与清白,而他被污蔑贪污的那笔款项又落入了谁的手中。

“那么,请问,丘吉尔先生,按照英国政府的声明,您与您的表兄实际上是无辜的——那么,为何罗德斯先生会决定在刺杀事件发生的当晚就将您送去他的秘密监狱呢?”

见监狱的事已经问得差不多了,为了转移话题,威廉安插的记者便抛出了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诸位,我们前去比勒陀利亚,是为了完成一项被托付于外交团的外交交涉。罗德斯先生并不乐于见到这一点,更担忧我们会伺机逃出,回到英国回报交涉的成果。因此才以假冒真,让我们以英国记者的身份被押去了监狱。在德兰士瓦共和国,所有的战俘都会被带去比勒陀利亚的大小监狱中统一关押起来,这一点不会引起任何人的主意。

“只是,恐怕出乎罗德斯先生意料的是,没有任何墙壁能够阻挡丘吉尔家族的决心,也没有任何黑暗能够停下我们的脚步,为了不辜负女王陛下对我们的信任,为了不辱我们被赋予的使命,无论有多么艰难,我们仍然活着从地狱中逃出了!”

这简短有力的几句话引来了响亮的掌声,好几个来自英国的记者都带头鼓起掌来。在“啪啪”声响中,有一个比利时记者用不熟练的英文大声问道,“丘吉尔先生,您能向我们透露几句您被英国所赋予的使命吗?我所不明白的是,既然英国的外交部门已经派出了库尔松勋爵,为何又要秘密地委托外交团——尤其在你们大部分的成员都已经回到英国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