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Isabella·(第3/4页)

康斯薇露断定那矿车的大小足够一个成年人蜷缩着躲在里面。但这个计划的实施不仅需要监狱守卫的配合,也需要来自内部犯人的配合。因此伊莎贝拉在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就企图与那些跟自己一同工作的犯人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然而无一例外地遭受了冷漠对待,直到吃饭时康斯薇露偷听了他们的谈话,伊莎贝拉才明白过来理由。

但那不是康斯薇露唯一发现的事情。从谈话中,她意识到有许多囚犯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甚至是出生于有权有势的家庭的人。他们有的是布尔人,有的是英国人,有的是英布混血,有的是欧洲移民,但他们都会使用法语相互沟通——除了法国,无论在这个世界上的哪个角落,会说法语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这漆黑,肮脏,浑浊的地狱里,除了最新到来的一批战俘以外,就聚集了几百个这样的人,他们低声向彼此叙述着自己每天的遭遇,被分配去的矿洞,挖到的金子数量,也许是担心士兵也能听懂法语,他们还发明了好些暗号,像“贮藏”,“矿物”就是其中一个,还有更多的这样含义不明的词语夹杂在他们的谈话中,为他们建起了一堵无形的墙,隔离开了一切他们不信任的人。

像这样的人即便犯了罪,也不太可能被送入这样环境恶劣的监狱中,他们的家人会极力打点,不管用钱用权。这就是为什么伊莎贝拉会怀疑这座监狱在明面上呈现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样貌。

听到康斯薇露说到这儿,一直沉默不言的温斯顿补充了一句。

“德弗里斯说了,这座监狱里多得是能读书写字的人,也许他指的就是这一点。我想你是对的,塞西尔罗德斯说不定把这儿伪装成了一个卡托加——俄罗斯帝国会把许多政治犯送到西伯利亚劳作。表面上看来,似乎比直接进监狱要来得好,实际上却要痛苦得多,是政治家惯有的折磨自己的对手的手段。”

他的话一下子让伊莎贝拉想起了玛丽库尔松,她的人生根本与乔治斯宾塞-丘吉尔没有任何交集,那么深切的恨意究竟是哪来的?还是说,她已经发觉了自己女扮男装的事实,这一切都是针对自己的报复?

不对,要是她真的发现了自己女扮男装的事实,她这会就该揭露出来了,有什么能比把一个女人丢进男子监狱更可怖,更让她生不如死?

伊莎贝拉还在思考这件事,就听见康斯薇露轻声在心中问她,是否该继续跟温斯顿说她们发现的事。

继续说吧,她心说。如今她身陷囹圄,再多想这些也无济于事,不如先专注于逃出去。

就在今天——这个词也许已经不适合了,但伊莎贝拉无从分辨——她在厨房里发现了一段遗言。

一切起源于一个盘子从她充斥着肥皂泡沫的手中滑了出去,监狱里的犯人当然不可能使用精美的瓷器,他们用的碗碟都是陶土制作的粗糙成品,时间一久便裂痕处处,因此那盘子刚一落地,就碎成了无数土黄色的大小渣末。伊莎贝拉擦了擦手,去找了一把扫帚。有几片滑到了放锅子厨具的木架子后面,因此她不得不费力地将它挪开了些,想将扫帚伸进去,当她的手背刮过墙壁时,却感到墙面有些异样。

这儿光线太昏暗,木架挡去了绝大多数的光线,让墙壁完全笼罩在阴影中,伊莎贝拉什么也看不见。她好说歹说,巡逻的士兵才看在她是温斯顿的堂弟的份上,不情不愿地给了她一根火柴。烧饭的炉子里也有火,但是为了防止犯人纵火,炉子的开合处拴着一把大锁,平时只有煮饭时德弗里斯才会把钥匙交给厨师,一做完饭便会马上要回去。

她擦亮了火柴,总算看清楚了墙上的那一段话,似乎是有谁倒在了这儿,用沾血的手伸到了木架的背后,费力地写下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遗言。字体歪斜,痕迹凄厉,血印遍布,墙灰被扣下了不少,簌簌地落了满地,可见写字人当时的执念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