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常青州 华盛顿州 3.波音公司进化史(第2/4页)

但是到了最关键的一次竞争的时候,波音公司一战打败了所有对手,这件事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光荣的一战就是宽体客机波音747。在波音747以前,大家都是窄体客机,只是螺旋桨变成喷气的了,然后不增压的客舱变成增压的,大家都是一步一步地改进,这边的707、727、737,那边的DC-8、DC-9,终于到了民航客机井喷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迫切地需要一种大型的宽体客机了,就是两条过道的、中间有四五个座、两边还各有两三个座的那种。

波音和道格拉斯都看到了大型宽体客机的市场,因为飞机越大,油耗越低,单独分到每个客人的油耗就越低,一架装四百人的飞机比四架装一百人的客机效率要高得多,油也省得更多,所以大家都开始研究这个,但是这个东西谁都没经验,全世界也没有人研制过这么大的飞机。

当时全世界能研制这么大宽体客机的三家大公司,现在两家都已经没了,而且都在美国。当时还没有空客,空客是后来崛起的,由欧洲四个大国一起凑起来的,连补贴带什么的做到今天已经非常不错了。当时的三家大公司是波音、道格拉斯,以及现在已经放弃了民用飞机,只做军用飞机的洛克希德。洛克希德当时还不叫洛克希德·马丁,后来它又买了马丁公司,才叫洛克希德·马丁,现在生产F-22、F-35主力战斗机的都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当时它还产民用飞机。

所以三家巨型大公司,波音、道格拉斯、洛克希德,一起下豪赌,这豪赌是什么呢?就是把公司所有资产抵押给银行,因为研究这个太花钱,花的时间也特别长,要用掉几乎所有的研发队伍,所有的钱也都得搁进去,咱们大家要么就胜利,世界第一,要么就破产,只有这两条路可走。所以三家大公司都抵押了几乎全部资产给银行,借来钱就开拼了。

这边就是波音747,道格拉斯是DC-10,后来道格拉斯破产了,被麦克唐纳收购以后,又改叫麦道11,也是那种三个发动机的宽体客机。洛克希德的叫L1011三星式,也是三个发动机,但是长得跟DC-10不太一样,DC-10中间的发动机是直杵的,L1011三星式中间还拐了一个弯下来。三家大公司各自拉伙伴,当时全世界能研制这么大飞机的喷气式发动机的公司,也就三家,于是大家都拼了,各自拉来了一家,配对跟彼此打。

这三家大发动机公司,一家是英国的Rolls-Royce,它生产的汽车咱们翻译成劳斯莱斯,发动机翻译成劳尔斯·罗伊斯,其实英文都是Rolls-Royce,剩下两家是美国的,一个是普拉特惠特尼,另一个是通用电气(GE)。这三家公司要研制这么大的发动机,也需要抵押财产,也需要拼命赌了,反正大家就一起赌吧。于是每家发动机公司再拉上一家大型航空公司,为的是多争取点订单,这样才能有钱继续拼,于是这边拉来了泛美航空,那边拉来了大陆航空,所以整个就是一场大混战。

这轮竞争的结果就是你死我活,最后就波音活了,波音747彻底赢了。道格拉斯公司破产,被麦克唐纳收购,麦克唐纳有钱,因为它在冷战期间供应美军主力战斗机,当然是有钱,于是就变成了麦道公司。冷战结束之后,订单减少了,于是麦道公司又被波音收购了,所以等于是波音最后收购了它曾经最大的对头道格拉斯。

洛克希德后来就只做军用飞机了,大陆航空公司也卖给了别的公司,大概是卖给美联航还是美航吧,反正就是因为这场豪赌。每一支队伍有三家公司,一家飞机制造公司、一家发动机制造公司、一家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只有飞机的产量大了,它才能降低成本,飞机公司失败了,航空公司也就跟着一块输了。

这是波音历史上最光荣的一次胜利,导致波音几乎垄断了整个民用机市场,一直到今天,波音其实还在全世界民用机市场占到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份额。自从空客起来以后,波音和空客天天打官司,波音说,你是靠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政府的补贴,没什么光彩的。空客确实是靠补贴,蓬皮杜出访,到处去推销飞机,你买我的飞机我给你贷款。而美国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美国政府可不会给私营飞机公司补贴,全靠你自己拼,拼输了的道格拉斯公司倒闭、麦道倒闭、洛克希德关闭民用飞机部门,波音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的。自从这一战胜利后,波音已经完全没有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