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4页)

楚温愣住了。

这竟是父亲的意思。

父亲送他一房离开,又和他斩断关系,让他投奔宁王而去。

转念,已恍然。

父亲不是真的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

楚温这才缓了过来,但一想到父亲这般殚精竭虑,又觉难受。

王平又低声:“朱统领说,太爷曾言,此事断不可再传第三人之耳。”

今日听过,当就此抹去,就连赵氏夫人及女郎郎君也不可告知。

楚温吐了一口气:“放心,我知轻重。”

……

楚温有些茫然,茫然过后,就是沉默,他情绪一直都不高。

赵氏便劝他:“事到如今,我们也只得往元州去了。”

实际上,赵氏觉得这样才是最最好的。

去元州,和闺女一家团聚。

在得知女儿嫁入侯府后那些龃龉后,她极愤怒,恨夫家,又恨不得生吃了楚姒。柔软如她和楚姒彻底翻了脸,任氏都按不住,自此两人各自避开,再不相见。

赵氏对婆家已全无好感,能就此摆脱并与女儿团聚,她只有欣喜期待的。当然,这种情绪并不好在楚温跟前表露出来。

“虽离了父亲母亲,但好歹能和宁儿相聚了,也不知她是瘦还是胖了,都两年多没见面了。”

赵氏摸了摸儿子发顶:“咱家獾儿多大,就有多久了。”

她问胖嘟嘟的小儿子:“獾儿,要去阿姐那了,你高兴不高兴?”

小胖墩没见过阿姐,但爹娘常常说,他闻言拍着小手嚷嚷:“阿姐,我阿姐!”

小儿不识愁滋味,说着就兴高采烈往父亲身上爬去了。

楚温打起精神,笑了笑安抚妻子,又摸了摸儿子的脑门,“嗯,獾儿很快能见阿姐的。”

得知父亲不是真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其实楚温情绪很快就已调整过来了,只并不好这般表现罢了。

抱着怀里蹦蹦跳跳的儿子,他不免想起自己的父亲。

为保全楚家血脉,父亲可谓殚精竭虑。六十花甲,七十古稀,都是他们做儿子的无能,才教父亲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仍在为楚氏操心劳神。

唉。

元州将近了,这想起多年来楚源为楚氏百般筹谋,楚温就不免想起傅缙。

想起早先楚源为助楚姒,遣府卫追杀荀嬷嬷的事。

楚温蹙眉。

请恕他不敢苟同。

即便那人是他最敬爱的父亲。

“只怕此去,是无颜面对女婿。”

楚温低头。

很快就要和女儿见面了,是极欣喜期待的,但一思及此,他坐立难安,极愧疚自责,无地自容。

两种情绪交杂,又喜又愧,忽上忽下,滋味实难以言说。只不过,不管楚温是如何纠结,终究还是很快就踏上了元州地界了。

沿通水而上,在汝邑登岸,而后一路疾行,一日之后,便进入元州辖地。

马车辘辘而行,赵氏不停撩帘眺望。

楚温也未说她,实际上,他也忍不住顺着轩窗往外望去。

这样隔一会望一下,过了两三个时辰,赵氏忽听青木笑说:“主子来了!”

“在哪?!”

赵氏楚温连同一个小小獾儿,三人直接把帘子一扯,探头出去。

青木习武,视线很好,远远就望见了,他微笑用马鞭一指。

楚温三人赶紧往顺着望过去。

夕阳映照,只见左前方的官道上,隐隐有尘土滚动,渐渐近了,一行人正打马疾奔迎来。

为首一骑,深红衣裳,衣袂带风翻飞,英姿飒爽的妙龄女郎。

赵氏喜极而泣:“这是我们的女儿!”

……

楚玥这半月来都坐立不安。

一开始倒还按捺得住,越到后面越紧张,傅缙安抚都不大顶用了。日间她努力若无其事,但实际,一听见些许脚步声响,她就禁不住马上抬头望去。

樊岳又见她登城头瞭望,便安慰道:“想来是无碍的,陈御口才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