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4页)

皇上明显来了兴致,“哦?张神医说的?”

“正是!”医正小心翼翼窥视皇上的脸色,继续开口,“张御医曾经将十年内治过的病人做过详细记录。才得出这个结论。”

皇上更信了几分,“早些年,张御医也曾给朕治过病。他的医术联是信得过的。他说的父母拥有好身体也很有道理呀。老话不是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朕看还是有些道理的。”

大臣们也纷纷附和,“这话确实在理。”

皇上将太医们挥退,又将之前的二十个富家子叫进来。问他们的父母,都是什么身体。

二十个富家子,现在父辈都是官身,算的上是官二代,但几年前,父辈们并没有考中进士,儿子却已在老家娶妻,娶的自然就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姐。

其中有几个跑赢贫家子的官二代,早年就是出自寒门。他们的母亲无一例外都是农家女。

要说这世上也并不全是

“那贫家子呢?”

王公公带着太监亲自去做了调查,“多半都是农人。父母身体都极好。”

皇上将那几个赢的官二代挑出来,“你们的父辈不说也罢。但你们母亲却明显有些不同。”

有大臣忙附和,“母亲是农家女,生的孩子身体就能好一点。”

皇上摸着自己手心的玉串,反问大家,“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人道,“世家女身体不好,也是常态。”

“可她们生的才是嫡子。嫡庶不分是乱家之源。各位爱卿有何改变之法?”皇上紧盯着大家不放。

大臣们更加小心翼翼了。

皇上这思路还真为他们打算上了?

每位皇帝上位前,都不想重用世家出身,就怕被大臣辖制,自己的权力被架空。他们不相信,皇上会真正为他们打算。所以皇上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猜不透,只能更加小心,谨防被皇上算计。

大臣们斟酌再三,“我们回去后就督促女眷多多训练身体。务必让她们调养好自己的身体。”

皇上终于满意了,“正好。皇后也是闲着无聊,就让她们进宫陪皇后吧。”

大臣们心生忐忑,只好应是。

皇上也不是所有人的家眷都来的。四品以上的女眷必须出一人。

于是第二日,上百个女眷全部进了宫,崔宛毓赫然在列。

昨天晚上,她夫君回去就跟她说了,她已经做好吃苦的准备。

只是再怎么打预防针,当皇后让她们沿着教场跑两圈,还是差点吓晕了。

女眷们叫苦不迭,崔宛毓作为皇后的儿媳,被大家围住问个不停,“崔夫人,你曾经好歹也是皇后娘娘的儿媳,你能不能去求求情,大家真的吃不消了。”

这是要她们的老命呢。

崔宛毓知道皇后娘娘的打算,自然不能打退堂鼓,面对大家的请求,她一脸为难,“皇后娘娘说她已经改嫁,就再也不是顾家人了。我怎好仗着昔日情份央求。”

说着,她撑着身子往前走。

大家也都面面相觑。崔宛毓不肯去求情,她们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两圈走下来,各位命妇脚底都磨出血泡。

偏偏这还不是结束,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知雪传皇后懿旨,让她们每天都要进宫走两圈。命妇们腿都软了。

一天两天还能坚持,大部分走了七天,都撑不下去了,纷纷告罪。

到最后,只有崔宛毓一人撑了下来。

皇上得知此事,大朝会上就把各位大臣大骂一通,“朕是为你们下一代着想,你们可倒好,只坚持七天,就尥蹶子。这是对朕心怀不满呢。”

大臣们叫苦不迭。他们自然知道女眷的情况。都是养尊处优的女眷,一连走七天,每天两圈,站都站不起来了。难不成还能带她们去死吗?、

有大臣不怕死地跪下,“皇上,微臣全家不敢对皇上不满,今早起来,微臣老妻就听儿媳身边的丫鬟过来禀告,人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发了一夜高烧。请皇上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