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4页)

张老头老脸一红,尴尬得直搓手,“我这不是为了我女儿着想嘛。你也知道我张家日子过得不如顾家。陪嫁嘛,我也不全拿着,我陪一半。我就是想让顾家待我女儿好。到底是我亲闺女,我那婆娘走的时候,还拽着我的手,让我给她找个好人家嫁呢。”

他眼眶微红,竟有几分老父亲的模样,花媒婆崩着的脸皮终于松了,“你家闺女嫁的是小儿子。顾四郎上面有两个哥哥都已经成亲了。就说那大儿媳妇成亲七年,一无所出,人家休她了吗?人呐,得将心比心。你不能把人往歪处想。你家女儿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人家。你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那是那是!”张老头抬了抬眼皮,“那我之前说的彩礼?”

花媒婆从怀里掏出个帕子,像剥洋葱似的,揭开一层又一层,最终揭了八层才露出里面的一层银票,她捂着胸口,一阵后怕,“从未拿过这么多银票,来的路上,我这心都慌着呢。你瞧好了,一百两。要是没问题,你就在婚帖上按个手印。”

张老头眯着眼睛,打量着银票上的字,确确实实是一百两,只是他也没拿过银票,不确定这是真是假,有些迟疑。

花媒婆朝他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你要是不确定,你找个会认钱的来问,不就行了?”

张老头扬声冲着院子喊了一声。

张大郎从屋里出来。

“去将族长请来。”

张大郎麻利跑出家门。

没一会儿,族长被张大郎客客气气请过来。

得知两家即将办喜事,族长也没推辞,帮着认银票,确定没有假,张老头按了手印。

花媒婆将婚帖收进怀里,“那行了,你好生置办嫁妆吧。来前,秀才娘让我转告你一句,嫁妆多少是你女儿的脸面,跟她们家没关系。你自己看着办。”

族长瞧着花媒婆大步流星往外走,啧啧叹道,“顾家这是起来了。瞧这话说得多大气。”

他扭头看向张老头,语气格外郑重,“你也不能太小气了。到时候丢的是我们张家的脸面。”

张老头点头称是。

陈继昌的信接了没几天,老大老二被母亲打发进城采买婚庆用品,回来后就道,“城门墙上贴着朝廷今早发下来的诏令,各地选拔秀女宫女。”

原来县令在城内城外张贴皇榜,本县所有良家出身,十三以上,十八以下的未婚女子都要参与秀女选拔。宫女的年龄要小一些,只要十岁至十四即可。

秀女的身份并不一定要官家女子,只要祖上三代没有犯过事,良籍即可。

对于普通人而言,若是能选入宫中当妃子,哪怕只是最下等的侍御对于全族而言都是无上的光荣。当然这也是通往富贵之门最快的捷径。

虽说选秀劳民伤财,但大家的热情却是高涨的。

就连那些前来吃饭的书生们都议论纷纷。

“老板娘,我要一只烤鸭。”

小二左顾右看没发现严春娘的身影,立刻报到林云舒这边。

林云舒虽然奇怪严春娘为什么没有待在灶房,可还是先紧着客人,“我来做吧!”

烤鸭的做法,这边的饭馆只有林云舒和严春娘两人会。

她到灶房烤好后,端了出来。

想了想,又进了灶房。

立在门口的凌凌听见食客们羡慕那些家中有女儿的人家,无奈摇头,得亏她相公不爱读书,若真的成了这种斯文败类,她恨不得一鞭子抽死。

秋菊瞧见自家小姐面露凶狠,顺着她的视线看去,有些害怕她发火,拽了拽她的袖子提醒她,“小姐,你不去灶房了吗?”

凌凌这才收回视线,站在门口探头往里看,“娘,虎头饿了,有什么吃的吗?”

虎头长得虎头虎脑特别可爱。全家人都非常疼这个小娃娃,林云舒也不例外。

一听这话,林云舒当即就掀开盖子,“正好蒸了鸡蛋羹,你端去给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