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太(第2/3页)

霍凌,毫无反应,完全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对,甚至还催促了公孙珣一声,“问你话呢。”

公孙珣:“……”行吧,你是太子你说了算。

拿帕子擦了擦手上的墨迹,公孙珣直接站起身,给了此刻早有猜测的李公明和叶晓确切的答案,“李大人,您刚刚说的事情,我已经跟殿下说过了。”

“那殿下……?”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一把拉开挡住自己视线的公孙珣,霍凌理直气壮的对李公明和叶晓表示道,“不过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具体的还需要你们帮忙安排。”对自己是个废物这件事,霍凌的认知很清晰,也半点不觉得让人出工出力有什么问题。

“殿下?”

霍凌这对待可能会有也可能不会有的“地龙”的反应,让李公明感到纠结而又疑惑。

这可是“地龙”啊,不是什么“明天可能会有暴雨”的普通小事,为什么殿下……一如既往的让他完全琢磨不透?他是不是真的……老了?

一个接一个疑问浮现在心底,等到陷入自己思绪的李公明回过神来的时候,另一边的三人已经商量得差不多了。

公孙珣提意见,叶晓做补充,霍凌来决定。

看着这三人,李公明突然忍不住觉得——三个人的故事,不需要他的存在。

正当李公明想告辞去接着忙治水的工作的时候,霍凌突然对他招了招手,“李大人,你过来看一下。”

待得李公明走过来,霍凌将手中的纸张递了过去,“你觉得公孙公子写的‘告示’,如何?”

早在叶晓和李公明还没有回来之前,公孙珣就正在写准备张贴后通知给“百姓”的告示,虽然最后惨遭霍凌的手,不过公孙珣刚刚又重新写了一张,并顺便润色了一下。

李公明下意识的接过霍凌递过来的纸,看完纸上的内容,待得知道这是公孙珣写的以后,他忍不住赞了一声,“好字,好文采!”不愧是“都城四大才子”之首。

公孙珣写的其实很简单,大意就是太子殿下霍凌做了一个梦,来到了一个仙境并有幸见到一条沉睡的青龙,当太子殿下看到青龙的时候,对方正好睁开了眼,翻了个身后腾云驾雾而去。醒过来的太子殿下觉得这是上天给予他的警示,也是上天对大周的厚爱,于是太子殿下特意发出公告,督促百姓暂时离开盐池县,一睹十日内青龙现身的“神迹”。

明明是以盐池县的名义,最后为什么满是太子殿下霍凌的身影这个问题,霍凌根本不在乎,他在乎的是——

没能从李公明身上寻找到认同感,霍凌一把抽回了对方手中的纸,往公孙珣面前一拍,“你也觉得很好吗?”

“……殿下?”公孙珣有些茫然,完全不知道霍凌为什么突然生气,难道是因为他文里对霍凌的描绘还不够完美?可是他真的做不到像李壮那样不要脸。

霍凌扭头,看向叶晓,“叶晓,你觉得呢?”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叶晓也没有给霍凌他想要的认同感,霍凌满脸不高兴的一拍桌子,“这种东西,我都看不懂,你们还指望那些百姓看得懂?”

叶晓三人就霍凌生气的原因猜了半天,却完全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原因。

心下无奈,直面霍凌针对的公孙珣耐心的向霍凌解释,“殿下,有专人会在招贴公告的时候大声宣读,并且做出相应解释。”

“哦。”霍凌面无表情的看着公孙珣,“那你告诉我,那些所谓的专人,认识几个字?是童生还是秀才?”

百姓基本都大字不识几个,朝廷的告示很少有人能够看懂,但县衙的资源又有限,所以县衙往往会安排几个识字的人在粘贴告示的时候,顺便临时充当宣读和解释的人员,县衙会给予这些人一定的报酬。这些临时找来的人良莠不齐,最好的能刚好将告示读通顺,然后根据县衙让他背的内容照本宣科的向百姓解释,最差的认字只认半边……别说霍凌口中的童生,连没有任何功名的学子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