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第2/3页)

他一口气在《数学新进展》发表了两篇论文。

《The Langlands-Kottwitz method for some simple Shimura varieties, Invent.》

《The Local Langlands Correspondence for GL_n over p-adic fields, Invent》

这两篇论文和他的博士论文相互呼应,也是进一步深入的讲述,是再一次对大一统数学纲领的深入研究,比上一次更为完善,还有对P(p-adic)进数的研究成果,简直是突破性的,由思考加权整单值化猜想入手,把P进的霍奇理论基本结果推广到了一个新的情形。

两篇论文一发表就引起了数学圈的大地震。

谁也没有想到最近传言在钻研Weight-monodromy猜想的舒尔茨居然没有放弃对霍奇猜想出手,一出手就这么大的手笔,直接把整个数学圈的视线全都吸到了他身上。

什么叫天才?舒尔茨用事实告诉所有人,他就是这样的天才!

今年的拉马努金奖刚刚尘埃落定,舒尔茨就重拳出击,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全世界看过这两篇论文的人都有种笃定的感觉,明年的拉马努金奖八成要属于他了。

这两篇论文实在是太耀眼了!

普林斯顿的众位教授也在第一时间看了舒尔茨的论文——毕竟是突破性的数学进展,看完之后就不得不得承认舒尔茨这几年名气不衰果然是有道理的,他在数学上的天赋实在是太惊人了。

而德利涅教授也知道一些他关于Weight-monodromy猜想的进度,同时开展两个课题,还进展如此顺利,德利涅教授这样的本身的天才也夸赞了一句,“果然是天才。”

可是他们却不觉得舒尔茨竞争明年的拉马努金奖十拿九稳了。

因为《数学年刊》新一期即将全球发行。

与此同时,洛叶也在和舒尔茨交流。

“你的论文我已经看了,很精彩。”

对面也发来了信息,“你拿到了学士学位?我应该先恭喜你。”

“我从去年开始一直研究朗兰兹纲领和P进数,只是今年的时候陷入了一定僵局,最近灵感比较足,直接完成了。”

他轻描淡写的口气绝对可以让绝大多数数学家吐血,毕竟这可是一口气两篇啊!多少人研究一两年都可能发表不到一篇,他一口气两篇,实在惊人至极。

可是和他交流的是洛叶,“朗兰兹纲领我还没有研究,你的那篇论文我还没有完全看透,等我深入了解后,再来和你讨论这篇。”

舒尔茨,“随时恭候,你的论文也要发表了吧?我会第一时间来看的。”

两人的交流就这样告一段落,毕竟两人都很忙啊,尤其是舒尔茨,发表了这两篇论文后,诸多个数学会议对他递来了橄榄枝,想听他现场讲述,同时还有诸多的大学,数学界同事发来的邮件信息等等。

数学曲高和寡,真正高深的数学理论看懂的人寥寥,而一旦有这样一篇论文发表,一年半载内都会成为数学界的焦点——看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理解需要更长一段时间。

而凭借霍奇猜想和朗兰兹纲领——目前数学界所有的纲领当中最可能完全数学大一统的纲领,它们两个的地位,所有人都想来,未来一年内,舒尔茨这个名字和这两篇论文都要被频繁提及,估计不会有人超过他了。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数学年刊》的新一期发表,就打破了他们的这种想法。

普林斯顿的学生解决了困扰数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欧几里得空间球体几何的解决方案。

在此之前球体集合的任务仅仅在三维空间和较少测量时得到了解决。

而她解决了八维和二十维的问题,并且找到了一个通用的函数公式,可以应用于任何维度当中。

甚至她的论文仅仅用了八十多页,要知道当初解决三维问题的黑尔斯空足足用了二百五十页纸来撰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