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第2/3页)

《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的巨大著作。上半本描写的杨贵妃初进宫,因才貌出众,唐明皇为之一见倾心,封其为贵妃。二人在长生殿盟誓,并以金钗钿盒为定情之物。那年春日,唐明皇因爱虢国夫人不施铅华的淡雅之美,命她到望春宫陪宴并留宿。为此杨贵妃醋性大发,言语刻薄令唐明皇大为不快,一怒之下,命高力士将她送归相府。不几日,唐明皇便因思念杨贵妃,而寝食不安。杨贵妃得知此事,便剪下一缕青丝献给唐明皇。唐明皇见发思情,连夜命高力士将贵妃接回宫中,两人和好如初。

纪念洪升诞辰三百六十周年,杭州上演昆剧《长生殿》
《长生殿》描写了唐天宝年间玄宗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灾难,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既有对唐玄宗的穷奢极侈的谴责,也有对他与杨玉环间爱情的同情。

情到深处再也回不到最初,这位多情帝王宁可丢下江山,也要与红颜尽欢。为博妃子一笑,唐明皇不顾万里之遥,命人去南国采摘新鲜荔枝。贡使的马匹沿途毁坏了庄稼,伤害了人命,这些全不在意。为了几枚荔枝,踏着多少人的尸骨,想来深宫中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并不知情,他们还在长生殿里做着温柔的梦。

只是好梦由来最易醒。安禄山反叛,唐军节节败退。唐明皇携杨贵妃奔逃蜀中避难,在马嵬坡,军士哗变,杀杨国忠,欲逼死杨贵妃。一句红颜祸国,容不得杨贵妃有丝毫辩解的机会,这位被帝王专宠无数日夜的女子,如今被逼到非死不可的境地。而曾经霸气风云的帝王,此刻连自己深爱的女子,都保护不了。他收敛起所有的锋芒,看着杨贵妃舞完最后一支《霓裳羽衣曲》,悲情死去。

马嵬坡下,杨贵妃承担了一切罪孽。真是无情又可笑,大唐江山,竟然将过错怪罪在一个弱女子身上。倘若不是唐明皇将所有的爱给了杨贵妃,红颜又怎能闯下这样的祸?而杨贵妃又当真闯下了滔天大祸吗?倘若她不对唐明皇献媚,后宫佳丽三千,可以取代她地位的人不胜枚数。所以她在《夜怨》一出所说:“江采苹、江采苹。非是我容你不得,只怕我容了你,你就容不得我也。”

曾经被唐明皇宠幸十年之久的梅妃,到最后,因为一个杨玉环,被贬入冷宫上阳东宫,过着孤寂清冷的日子。长安城陷,梅妃死于乱兵之手,据说后来唐玄宗自蜀归长安,在一株梅树下发现她的尸骨。而杨玉环被唐明皇荣宠至极,最终也只是死于马嵬坡下,做了无人收留的幽魂。大唐宫里,当年争相进献梅花和荔枝的情景去了哪里?长安驿道的马儿也停止奔走的命运,而归隐南山,安享晚年。

一悔能教万孽清。《长生殿》的剧本里说,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只是罪孽可以消解,失去的还会重来么?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贵妃,悲伤不已。他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其深情感动了天神,两人最终在月宫团聚。

这样的结局,算不算是一种圆满?也许这就是戏曲的魅力,作者可以凭借一支笔,任意描摹世间因果。而看客明知是半真半假的故事,却还是忍不住为之啼笑皆非。其实沉沦最深的还是作者,唯有入情,才可以感人。而看客或许当时心情汹涌澎湃,过后便又是云淡风轻。

想起那些在戏台上演绎剧情的伶人,他们让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次,又是否真的会入戏?我欣赏那些醒透的伶人,在戏台上看似声泪俱下,其内心却波澜不惊。人生就是一座聚散离合的舞台,在这座舞台上,有些人风流洒脱,有些人却丢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