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4/4页)

[67]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年),英裔爱尔兰哲学家,与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并称英国近代经验主义三大代表人物。——译注

[68]卡米洛·高尔基(Camillo Golgi,1843—1926年),意大利医师与科学家,高尔基体的发现者,1906年因为神经系统的研究,而与西班牙的桑地牙哥·拉蒙卡哈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译注

[69]奥古斯特·维利耶·德·利尔—阿达姆(Auguste Villiers de l'Isle-Adam,1838—1889年),法国作家,其发表于1886年的科幻小说《未来夏娃》第一次使用了仿生人(Android)一词。——译注

[70]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1777—1811年),德国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代表作为《破瓮记》。——译注

[71]提泰妮娅、奥伯龙和帕克均由威廉·莎士比亚通过喜剧《仲夏夜之梦》搬上了舞台。——译注

[72]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1832年),苏格兰历史小说家、诗人,代表作为《艾凡赫》。——译注

[73]《想象地名私人词典》(The Dictionary of Imaginary Places,多伦多:莱斯特与奥彭·丹尼斯出版社,1980年)中文版已由六点图书公司在2016年推出。——译注

[74]巴尔贝克(Balbec),《追忆似水年华》中指代卡堡的一个虚构地名。——译注

[75]约克纳帕塔法(Yoknapatawpha),福克纳笔下虚构的一个县份,名字借自约克纳帕塔法河,代表典型的美国南方小镇。——译注

[76]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或称纽约画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盛行二十年,以纽约为中心的艺术运动,通常通过主观的形状和颜色进行表达,而不直接描绘自然的世界。——译注

[77]波普艺术(Pop Art),是一种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联的艺术运动,试图推翻抽象表现主义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译注

[78]《塞拉菲尼抄本》(Codex Seraphinianus,F.M.里奇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已由未读图书公司在2014年推出。——译注

[79]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是一块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诏书的石碑,由于这块石碑同时刻有同一段内容的三种不同语言版本,成了考古学家破解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译注

[80]《阿维斯托》(Avesta),琐罗亚斯德教古经,地位之崇高相当于《圣经》。——译注

[81]彼得·克鲁泡特金(Pyotr Kropotkin,1842—1921年),俄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和理论家。——译注

[82]《贝托尔多》(Bertoldo),由里佐利出版社自1936至1943年发行的幽默讽刺杂志。《马克·奥雷利欧》(Marc'Aurelio),1931年开始在罗马发行的讽刺类杂志。《赛特贝洛》(Settebello),1933年开始在罗马发行的幽默类插图周刊。——译注

[83]大学法西斯团体(Guf,gruppi universitari fascisti),是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在大学的联络团体。——译注

[84]埃乌杰尼奥·斯卡法里(Euyenio Scalfari),意大利记者、作家和政治家。——译注

[85]埃乌杰尼奥·蒙塔莱(Euyenio Montale),意大利诗人,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译注

[86]萨罗共和国,即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墨索里尼在希特勒扶持下在意大利建立的法西斯傀儡政权。——译注

[87]六三学社(Gruppo'63),20世纪意大利新先锋运动的代表团体。——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