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温斯顿·史密斯(下面称史密斯)谈关于《时代》文学副刊(TIM)的创刊(第2/2页)

“正因如此,” 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我,“我们想创办一份周刊,将作为《时代》的文学副刊进行运作。您将出任这份周刊的主编。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全国人民接受和平的想法。至于和平意味着什么,”他自问自答,“以前,和平意味着战争。从现在开始,非常遗憾,将意味着战败。当然,我们要对这个词谨慎使用,” 他补充道,“尽管这带来的安慰十分有限。我们必须适应这个想法,过去的大洋国不可能维持下去了。我们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改变自己。我们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其中包括,”他警示性地扬起中指,“现在,这里必须响起几个另类的声音。要有一点点批评,一点点诗歌,以后可能还要评论一点政治。我们要修建一座通向未来的桥梁,一座伸向理性世界的独木桥。怎么样,史密斯,我是否已经让您明白了党的意图?”

我问他,他讲的这些话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不会再重复“去年的小插曲”了吧?

“哎呀,天哪,”奥勃良难过地揺揺头说,“您怎么还在想这件事! 我并不是让您纠集小团体,而是派您做一份普通记者的工作。而且,我们将紧密配合,想来,如果新周刊逃避党的审査,对我们俩都没好处。您将和我保持联系。我已经为您选好了同事。文学副刊不可以脱离党和英社[2]——我们伟大、官方的思想体系——的基本原则。但是不要忘记,”这时候,奥勃良下意识地碰了下杯,“对英社的解释可以有好多种。刚开始时,我们先印五千份,四千份给四个部的官员们,一千份发给航空工业大学的学生们。当然,还有几份会送到欧亚国。让我们昔日的敌人看看,大洋国不再是他们认为的那样野蛮暴政,让他们看看,我们是民主政权——其实,我们自始至终都很民主。”

肯定会有许多人想不通: 我什么会答应奥勃良? 为什么接受这个邪恶刽子手的建议? 其实,我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在当时的环境下,我别无选择。我想,假如我不接受主编的职位,回头总会有别人接受。鬼知道别人或别的那些人会将《时代》文学副刊办成什么样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只顾什么“道德考虑”。要将魔鬼(老大哥的幽灵)从大洋国赶走,我们先要跟恶魔(奥勃良) 结盟。今天我可以坦白地说了,这个结盟是战略性的,对我们来说可以利用的东西,要比对奥勃良和奥勃良们来说要多得多。

[1]真部(真理部),在革命爆发之前,即媒体与宣传部;和部(和平部),即战争部;富部(富裕部),即副食品与供给部;爱部(友爱部),即公共管理与住房事务部。——历史学家批注

[2]英社(英国社会主义),即老大哥体制的官方思想体系,意味着公民完全处于掌控之下。1985年后的体制考虑到这个词的不受欢迎,因而更乐于使用“真英社”(真正的英国社会主义)一词。——历史学家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