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问计(第2/2页)

特别是一些国内还在起步阶段,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行业,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派人去国外谈,到国内来投资,只要技术进来了,用不了几年,国内拥有了一批技术人员,再自己来开发这个行业,还怕不成功吗?

像电视机行业,不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吗?

以前都是岛国独大,现在国内牌子已经在打价格战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主流品牌,会是国货电视机。

等到二千年前后,已经占有七八成的市场了。

“好,好。”林樾听了叶纤红的分析,不断点头。“以前也有人跟我谈起过类似的想法,但是没有说在点子上。我相信照你说的去做,成功的希望非常大。”

今天这一趟真的没有白来,可以说给自己的打开了一扇窗。

国内那么多经济学家,在叫嚣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但是都只抓住了一个点。

有的说派大量的公费留学生,像民国时间一样留洋,学习他们的经验。

有的说给外企更多的优惠,就算收不到税收也值到,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多了一些学到技术的产业工人。

而小红的观念更有可操作性,那就是我们选择适合我们的产业,这样的话,既发展了经济,增加了税收,又让这个产业在中国生根发芽,用几年的时间,实现本土化。

如果每个省市都这样做,还怕国家技术落后吗?

那样一来,新世纪到来前,大量被国外垄断的行业,就能拥有自主的品牌,再也不会落后挨打了。

林樾越想越兴奋,从包里拿出纸笔,把这些想法记下来,准备回京时,找人一起商讨。

叶纤红没想到这样的大人物,居然把自己随口说的话,认真记录下来,倒对他的工作态度刮目相看。

他能走到这一步,确实不是靠背景获得的。

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思,才能走得这么远。

相比前世,这样的官员,才值得尊重。

聊完这些,林樾又去卫老屋里坐了一会。

难得过来一趟,陪一陪长辈是必须的。

见卫老面色红润,原先全白的头发,夹杂着很多黑发,不像是染出来的,非常惊讶。

“卫伯伯,你怎么越活越年轻了?”他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凑近一点看,确实有很多头发是黑色的,大概有十分之一左右,不是自己看错了。

再仔细打量他的脸,发现老人斑也消失了,皱纹虽然还有不少,却像墙上挂的寿星一样,给人鹤发童颜的感觉。

卫伯伯不是已经八十多岁了吗?比父亲还要大几岁,怎么现在看起来像是不到七十多岁,比父亲还年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