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苏思诗的建议(第2/3页)

碰到这种大喜事,又要高调去办,接受乡里乡亲的羡慕和奉承。

他们年纪大了,吃穿用住都不缺,最需要的,自然是这种精神上的满足。

想明白这一点,叶纤红全身都轻松下来。

“这么说来,你已想清楚了?”苏思诗笑着问道。

“是的。”叶纤红回答道。“我准备出钱大操大办一下,你和章诗萍,就来做我小姑的伴娘吧!”

“我是没问题。”苏思诗笑道。“想来章诗萍也不会拒绝。”

“对了,美食节的戏班子不是你请的吗?”叶纤红又问。“你帮我找一个好的越剧团,来村里唱三天三夜的戏。”

“没问题。”苏思诗应道。“我马上去联系。”

挂了电话,叶纤红拨家里的号。

电话打通了,是妈妈接的。

“妈,爸呢?”叶纤红问道。

看了看时间,离爸爸打电话过来已大半个小时,他一定等急了。

“他刚才还在家里。”叶知书回答道。“你等一下,我到门口找找看。”

叶纤红握着话筒,心里有些内疚。

自己前世活了四十多岁,其实依然没学会做人。

刚才自己没有直接答应下来,也不知道爸爸会不会受到打击?

“小红。”没过一分钟,爸爸的声音从对面传来。

“爸。”叶纤红叫道。“你刚才说的事,我已经跟诗诗组说了,她答应过来当小姑的伴娘。”

“哦,那真是太好了。”郑建国欣喜地叫道。

一直没等到女儿的电话,他还以为小红生气了,心里忍不住暗暗后悔。

女儿给她小姑买金首饰和家电的事,他早就知道了,作为晚辈,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少兴怡和兴华,比女儿还大好几岁,也没见他们买件像样的东西,送给自己的小姑。

想明白这一点,他越来越后悔。

当时自己怎么鬼迷心窍了,只考虑母亲和妹妹的立场,忘了女儿今年才才十九岁,已经为她们付出很多了。

没想到她居然不介意这些,不但同意了小妹的无理要求,还跟苏思诗电话约好了,这让他有些无地自容。

“对了,爸。”叶纤红又叫道。“我打算请戏班子来村里唱三天三夜的戏,你说搭个台子唱,还是去村里的大会堂唱?”

“唱三天三夜的戏?你是说真的?”郑建国的反应像是受了惊吓。“那可要花不少钱呢?”

“你放心吧!爸,这点钱我还承受得起。”叶纤红见爸爸有些激动,故作轻松地说道。

“哦,我知道了,好。”郑建国因为兴奋,有些语无沦次。

“还有,小姑不是一直说亲戚少吗?你等一下去一趟乡政府,找乡长周承德,就说我想请乡里的领导喝喜酒,需要请哪些人过来,让他给你写一份名单。”叶纤红又提醒道。“回头你去镇上买一些请柬,填上名字后,请他代为转交。”

“好。”郑建国连忙应道。

这是大事,得用心去办,想到自家办喜事,乡里的领导也要出席,他觉得有面子。“那村里的人呢?”

“村里几个干部,当然也要请。”叶纤红想了想,说道。“这个你叫小叔他们去请就行了。”

“没问题。”郑建国自然不会反对。

“对了,还在小姑学校的领导,也要全部请来。”叶纤红见父亲要挂电话,连忙补充了一句。

“知道了。”郑建国匆匆应道。

交代完这件事,叶纤红挂了电话。

坐在沙发上再次回想苏思诗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农村里确实是这样,非常看重家族的势力,就算平时关系非常淡的亲戚,碰到有人办喜事,都会出钱出力帮忙。

说到底,就是不想让外人看轻自家的力量。

平时窝里斗可以,但是碰到事情,必须一致对外。

就像隔壁的赵大叔,几年前因为跟人家争水,与人在田头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