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多用阳谋,少用阴谋 各自都有靠山(第5/5页)

“坚强今年春节也没有回来?”

刘教授道:“坚强在读博士,他所在的实验室里有中国人也有印度人,大家互相不服气,坚强这性子,哪里肯输给了印度人,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她又道,“周昌全的儿子跟坚强在一个学校,专业不同,听坚强说,大周的成绩也很好。”

杨森林也听说周昌全的长子在国外读书,只是没有想到他与朱建国的儿子在一个学校,道:“真羡慕他们这些年轻人,我那时没有这种机会,如果当时去留学,现在回来也就是海归了。”

杨森林话说得很隐讳,朱建国分管省委组织工作,阅人无数,如何听不出来这弦外之音,刚才他又想到了在武斗中死去的同事,就特意地问道:“森林,当了县长,又当副秘书长,有什么收获?”

来之前,杨森林早就做足了功课,侃侃而谈道:“从西周开始,我国就以县为最基层的建制。历代政府在中央政权组织形式和职官制度等方面,经历过多次变化,汉三公、晋霸府、唐六部、宋两府、明内阁、清军机,唯独州县体制和构成方式基本没有变化过。如今虽然是社会主义制度,但也相差不多,除了外交、军事等重大职能,县级政府的职能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在县里工作过,对我国的政治就不会有深刻的理解。”

朱建国没有想到杨森林突然掉起了书袋,颇感兴趣地道:“三日不见,刮目相看,森林这两年进步不小。”

杨森林道:“当初我想到省委来工作,朱叔叔让我到县里,我还很有些想不通。这两年,经历了具体事,感触良多,这些都是在大机关里学不到的。”

听了这一番话,朱建国很是高兴,道:“这就对了,当初你想当县委书记,老蒙也跟我提了此事,我就是不开口,这是有道理的。玉不磨不成器,人不打磨也不成器,森林一直走得顺,就是要让你在基层磨一磨,才能走得更远。我们这一代人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你要做好挑大梁的思想准备。”

话说到这个地步,朱建国再也不肯多说了,大家就只谈家事,不谈政事。

杨森林心情激荡得紧,这么多年,他是第一次听到朱建国朱叔叔说出这样的话,他眼里似乎已经出现了一条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