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入股(第2/3页)

“是该骂,既然不是我们村的,那我们也没办法,下次碰到,有合适机会的话,一定要说一说。”杜善薇叹气,她以前会觉得这种事和自己无关,不过自从当上村干部之后,大概是管的鸡毛蒜皮的事太多,她的责任感逐渐增强,遇到这种危险的行为,会下意识地劝说一下。

她转而说道,“我们继续说,大伯,你觉得呢?我认为接受这笔资金没什么问题,只要产权还在我们手里,不会让其他村委一直分红的,定下一个期限,比如五年或十年之类的,直到我们有钱还本金给他们,这样的条件我们才能接受。”可不能永远分红下去,要不然村民会有意见。

“行,是这个理,你这么一说,我就觉得能接受了。”杜积明笑道,“还有游客提出想购买我们村的宅基地呢,薇薇,你觉得要放开这个口子吗?”乡下的宅基地原则上不能购买,但只要签订协议,就算不能办理正式的房产证,大家都会认账。

“最好不要,我们村适合建房的地本来就不多,再卖的话,其实也卖不了多少,现在能建房的地方就只剩下三层晒谷场,其中要留下停车的地方,唉,这次假期就不够地方停,我看再盖房子的话,停车的地方又少了。”杜善薇摇摇头。

她认为建一栋几层的高楼,然后再租出去,那些想长期住下的人,他们可以给个优惠,一次性租十年之类的,这样不行?而且想来这里住的,大都是退休人员,十年后,他们的想法说不定就变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十年后,他们的身体状况可能变差,那时应该是去养老院或家里居住。

如果要售卖宅基地的话,可能会有部分人把价格炒高。再者,现在眼看着南山村发展得越来越好,其他村庄的村民看了眼热,他们恨不得也搬过来一起住,那时该怎么说?说他们不够钱,不卖给他们?那他们要求分期付款呢?

南山村是一个团结的小山村,这里的人沾亲带故,想做什么事都方便,而且很听话。过往的例子证明,没有村民们共同的努力,南山村不会发展得那么快,口碑不会那么好。像其他旅游景区偶尔会出现的宰客行为,他们一次都没有发现过,也没有被游客投诉过。

比如这次五一节假日,大家同心协力,村民们主动收拾垃圾,给游客指路,主动监督不好的行为。就算村委没有叫到,他们也会热心地站出来帮忙。没有其他原因,无非就是帮村委就是帮村民自己,大家共同进退惯了。

她怕这个口子一开,为了有足够的宅基地,可能现在就要把几座山给推平。

“其实还有另一个地方可以建房。”杜积明此时却慢吞吞说道,“就是我们几家后院的那片竹林,和以前的猪栏挨着,其实把竹子砍掉,面积是挺大的。”

“竹林?”杜善薇沉吟了一会,点头道,“那个地方是挺大的,而且村里的竹子不缺,山上也有,只是那块地是村里大房和二房的,到时拿出去怎么分钱?算了,实在不行,真有那么一天,肯定能想出办法,现在先用生产队的地。”

本来晒谷场是早在很多年前就分到每家每户头上,后来大家一看不行,凭什么你的地做农贸市场和游客中心,我家的地只能做停车场,或者连停车场都暂时没得做?这样怎么分红啊?

在开发之前大家就先吵起来。

吵来吵去,后来大爷爷杜庆华怕出问题,就集中各房的话事人,大家聚在一起和村干部讨论,最后决定把五层的晒谷场都集中一起,所有权暂时统一归于生产队,到时有钱大家一起赚一起分。

虽说这样会让地理位置好的人吃亏,但有时候就是这样,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想要发展好南山村,让投资商看上这里,他们就得提前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