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惊艳(第2/4页)

有许良在,他们连路线都不用看,再者,路上都竖立有指路的路标,道路不复杂,不用担心迷路。

“南山村这里的房屋是经过政府规划吗?这两排房子都很整齐啊。”经过大榕树广场时,李彤忍不住向许良询问。

平时她见过的村庄,除非是政府重新规划过,否则一般都不会有这种整齐的美感。

“就是房屋有新有旧,看来没有统一建房。”她又说了一句。

“不是政府规划的,是南山村很久之前的祖宗有强迫症,非要把房子建得整整齐齐,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这里地势平坦宽敞的缘故。”许良摇摇头,笑道,“五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当时的房屋就差不多是这个模样,只是那会都是瓦房,甚至还有泥砖房。”

李彤点点头,有些意外。过桥时,她站在桥上看了一会的溪水,清澈见底,水下有圆润的鹅卵石,时不时能见到一两条细细的小鱼。

她赶紧用相机拍摄,重点放在溪水边的蓝色鸢尾花和盛开的杜鹃花上。

“小桥、流水、人家。”李彤喃喃自语,倚在栏杆上,叫许良帮自己拍张照。等拍完,眼看着路上有了零星的行人,见他们大都是背着包的样子,就知道这应该是刚到的游客。

她刚才特意观察一下本地人,发现他们大都是在吃早饭,要不就是在农贸市场整理自家的货物。

继续往前走,她看到了路边的田地上种有各种各样的庄稼和经济作物。

“平时我们买的百香果和黄皮果就是从这里摘的吧?”李彤饶有兴致地问道。

田里除了常见的蔬菜就是甘蔗、百香果等作物,其中搭成棚架的百香果有部分正处于花期,能看到蜜蜂在辛勤采蜜。此外,一行行黄皮果树大都只有一米多高,有些还在花开,有些却已经结成了一颗颗小小的绿色果实。

许良瞄了一眼,先点头又摇头道:“有部分是,有部分不是。我买的都是经过检测的无公害农产品,南山村很多人都种黑皮黄皮果和百香果,但不是每家的品质都能达到无公害标准,只有支书家不一样,他们是严格按照绿色产品的标准来管理,这里有部分果不是他们家种的。”

“哦,那我明白了。”李彤恍然,其实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不错,丈夫开有一间小公司,家里在市区有两间铺面出租,她自己不甘心做家庭主妇,就在一家私企上班,钱是少了点,但工作比较清闲,有时间照顾家里。

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他们就喜欢买些健康无公害的农产品。到现在,家里有部分吃的东西都是从南山村买的。

等走到丈夫经常钓鱼的山塘时,她一眼就看到了非常显眼的水上餐厅。

“这里做的各种鱼类的菜式非常好吃,上次我打包过一次,回家重新加热,你们觉得好,其实根本没有在现场吃的新鲜。”许良高兴地指指水上餐厅,朝儿子眨眨眼。

“妈,我爸说得对,我们来吃过几次,这里的酸菜鱼和水煮鱼最好吃,待会我们下山就到这里用午饭,好不好?”许福多拉拉她的手,撒娇般说道。

儿子都这么要求了,一向宠爱儿子的李彤自然不会不同意。三人路过餐厅时,发现餐厅的大门虽然还没有打开,但已经有人在里面忙碌了。

他们走的是大路,底下就是一条木栈道,栈道上隔个十米就有一个个外挂的花盆,里面种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如今,颜色最鲜艳的还属热烈盛开的重瓣太阳花和红色的三角梅,还能见到拐弯处有一颗巨石和一处亭子,别有一番意趣。

“这些是什么人?”李彤轻声问许良,只见木栈道上,迎着阳光,有十几个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正在打拳,动作还算整齐划一,旁边的音响里传出悠扬的音乐。

“这是几个游客和本村的老人在练拳。”许良沉吟了一会答道,“南山村人喜欢练拳,特别是这里的老人,常年练拳,他们的身体非常健康,村里有几个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天天坚持练,现在耳不聋眼不瞎,估计能活到百岁。对了,这里的拳法据说是祖传下来的,有几百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