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参观(第3/4页)

本来以为只有县里的人来,没想到市里也来了。

从果园回来,她赶紧上楼换了身正式的衣服,又给女儿喂奶,等到十点钟,终于等到了县政协的一把手带领一名市政协领导和一帮政协委员到来。

杜善薇对这种接待驾轻就熟,事实上,他们南山村委自从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后,来这里参观学习调研的人就没少过,已经不会觉得紧张。

百香果果园内。

“我们这种百香果是精心培育出来的,在省内农科院的指导下,它的产量比一般的百香果产量要低上10%,但味道却好很多,甜度很高,就算是这样生吃,也能吃上十几二十个,不像以前,吃多几个就会觉得牙酸。”在百香果的棚架下,杜善薇对着一帮人侃侃而谈,旁边有记者在拍照。

“现在请领导们摘几个尝尝看,它和世面上的百香果相比,甜度高60%,而且我们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培育出来的百香果获得无公害农产品验证,现在的收购价格,如果品相达到标准,能达到每公斤16元,对比一般的百香果收购价格,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旁边就有人补充道:“现在的百香果收购价一般是每公斤8元钱,差一点的是6元。”

众人一听,对比杜善薇家里的价格,经济效益的确不同。

就在这时,黄臣健和黄秀珍把开果器都下发到每个人的手中,杜善薇就正好教他们选取最熟的果子来摘。

领导们都很给面子,当场就吃下了,再对比从旁边农田里摘来的普通百香果,口感确实差别很大。

傅书记当场解释道:“等这种百香果能稳定繁育,我们会加大向市场推广的力度,扩大知名度,在全镇范围内鼓励农户多种植,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

当天的参观活动圆满结束,他们不止参观了黄皮果树、百香果园,还去看了泉水鱼的养殖,临走之前,没有在这里用饭,反而买走了杜家摘下来的所有百香果。

“现在的领导真是不一样了,真的会给钱。”陈世峰感叹道。

“是啊,也不在这里吃东西,要是以前,我们昨天就要开始准备今天的午餐。”黄秀珍笑道。

“要求不一样,作风自然也不一样。”杜积明说了一句,见杜善薇没有说话,就问她,“薇薇,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没有,没啥问题。”杜善薇摇摇头。

“刚才傅书记还和我说,说我们今天的安排很好。”覃承毅微微一笑。

“还有人想买我们这里的泉水鱼,他是其中一名政协委员,说明天会再来一次,到时看能不能达成合作。”杜善薇回过神来,立马说道。

大家一惊,随即一喜,连忙追问细节,可惜杜善薇和对方没能交谈几句,所知也不多。

“一般而言,这些政协委员有部分是商人,他们家里有产业,如果和鱼产生联系也不奇怪。”覃承毅笑道,“这是好事啊,如果能达成合作的话,村民们就不用去市场上零售或卖给游客,可以直接被人包圆,他们只需要钻研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即可。”

“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样的合作我们应该支持。”杜善薇点头道。

自从南山村委改进养殖技术以来,他们养出来的泉水鱼虽然不是最正宗的,比不上深山里真正无污染纯天然的山泉鱼,也比不上山塘里经过大量运动的半野生泉水鱼,但因为泉水水质好,采用米糠、豆渣和鱼草来喂养,全程没有饲料,所以鱼的味道还是比一般的养殖鱼好吃很多,遗憾的是,可能知名度不够,或者是村民的要价太高,能达成合作的比较少。

像罗星明,他是通过覃承毅知道泉水鱼的,来吃过一次后,就和某个养殖户达成协议,把鱼运到自己的餐馆来卖,但所需的量少,无法完全消化整个村委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