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景区(第2/3页)

再加上后山存在的树木,最大的好处就是土地庙这里很是清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坐在空地这里吹风,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

此时她就坐在石凳上,摘下遮阳帽,端着一直拎着手里的保温杯,慢慢地喝着热水,山风一吹,刚才爬山所出的汗不一会儿就消失不见。

黄秀珍跑去看竖立在路口的功德碑,笑道:“三妹,你怎么捐那么多钱啊?”

虽说杜善薇是本村最出名的成功人士之一(在村民眼中,有着上百万现金的杜善薇是成功的),但村里还是有几个更有钱的人在外工作,他们的捐款都比不上,所以她觉得杜善薇没有必要一次性就捐上5万元。

杜善薇刚才爬上山时早就看过功德碑的内容了,此时很是淡定,笑道:“回来的第二年,我种了上百亩的百香果,结果那年天气预报说有强台风,我妈怕遭灾,就和我奶奶一起来土地庙上香求保佑,后来台风真的没经过我们村,就是那年,我赚了一笔,所以这次捐款,我家里人就让我捐多点,算是了结当初许下的愿望,是还愿。”

这是杜家人对外的说法,事实上,当初她坚持要捐这笔钱时,李玉英是颇有微词的。

杜善薇坚持要这么做,她不知道左手腕上戴着的手串到底和土地神有没有关系,但不管如何,在那个雨夜里所经历的一切,都让她觉得神奇,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成功有几分是靠着手串,所以她会慷慨解囊。

实际上,要不是怕别人乱传,她还可以再多捐一点。

今年他们家的苗圃收益同样不错,百香果苗一共卖出30万棵,和去年一样,尽管价格下跌到每棵1.5元,贫困户同样是最低价1元,但收入还是能有38万元左右。此外,8000多棵的黄皮果苗,一共卖出6000棵,收入4.8万元,减去成本,她独自分享一半的利润,能有16万多。

再加上去年剩余的二十几万,就算她生孩子用去一些,卡里还剩下三十多万,所以捐5万元是完全可以的,不影响到她的日常生活,更别提今年覃承毅那里还有30万的租金进入账号。

当然,今年的商铺租金又涨了一点,涨了两万元,杜善薇突发善心,把这笔钱转入到覃承毅的账户里,这让他很是高兴。

前几天,她听覃父说过,市中医院对面的商铺准备建好了,过段时间就预备出售,每个商铺至少要一百多万,首付只需交50万元就能贷款,到时每个月租出去,租金能有五六千元。

杜善薇和覃承毅听到这个消息,两人决定把存款拿出来购买一间商铺,毕竟固定资产总是不嫌多的,更别提他们还打算要第二个孩子。

是的,即便刚生下女儿时,杜善薇痛苦欲绝,恨不得不再生,但女儿的可爱却弥补了这一点痛苦,这让她感受到当母亲的乐趣,于是先前在医院说过的话就随风而逝,当做没说过一样。

此时,坐在对面的黄秀珍听完杜善薇所说的话,恍然大悟:“难怪呢,那你捐这么多是必要的,对土地神许下的诺言,还愿时一定不要打折扣。”

杜善薇笑着点点头。

之后两人见这里没什么问题,又赶去看南山村到旧村委的道路中间的两块大石头,现在这两块颇具神秘色彩的大石头摇身一变,变成了许愿石,专供要读书进学的学子来拜一拜,尤其在杜善茂摘下全市理科状元的桂冠后,这种传言更是流传甚广。

南山村在“五一”劳动节重新开放之后,带着小孩来游玩的家长见到旁边的石碑上讲述的历史,总觉得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于是为了不错过,二话不说,会按着自家小孩的脑袋拜了三拜。

杜善薇听完黄秀珍的讲述,总算明白,为什么那些旅游景区的许愿石、许愿池和许愿树那么红火了,因为这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大家的想法是,反正花钱不多,或者是不用花钱,拜一拜又不费时,万一是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