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养鱼(第2/3页)

他们贫困村开的会议多,一开会就需要会议经费,比如前不久开的党员大会,每位党员来一次就得发10元的误工费,村里有41名党员,一次会议最低花费300-500元之间,再多开几次,每个月的办公费根本不够用。

一个不会诉苦、不会跟上面申请经费的村委不是个好村委,她去和其他支书交流时,早已牢牢记住这句话。

“肯定有。”黄秀珍从人群中挤出来,正好听到这句话,兴奋地说道,“我也要养,我觉得范专家讲的内容我都能听懂,呵呵,我们家正好有个地方能做水塘,我先养个十几平方的,等养出经验,明年再看是不是要扩大规模。”

当天下午,吃过饭,送走范专家后,杜善薇他们统计,发现来参加培训的村民大都是和黄秀珍同样的想法。

“鼓励村民用新的办法养鱼,目前来看,只要养出来,不愁没有买家。”杜善薇在会议上说道,“特别是竹根村和榕树村,那里的溪流多,水源丰富,适合养鱼的地方多。如果养鱼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我们再联系范专家,当然,首先要问畜牧站的人,范专家人忙事情多,不好老是去麻烦人家。”

这次培训会,杜善薇他们也和镇畜牧站报备了,他们派出一名年轻人来听课,是这两年刚考进来的大学生。课后,杜善薇和他交流,发现他几乎能理解里面的技术难点,所以有问题可以先问他。

黄秀珍应了一声,这两个村都是她负责管理,一般有涉及到这两个村的事都是她负责去通知。

“下一个议题,是刚下发的文件,我们需要对村里所有的低保户、五保户、危改户和孤儿等领国家补贴的人员进行核查,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清除出来。我大概看了下,自从我2014年进入村委后,后面的低保户都是按照要求申报的,一般是没什么问题,但前面的低保户,时间有点久了,可能会有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混在里面。”

说到这里,她看了一眼在场的村干部,无意中和对面坐着的覃承毅对视一眼,见他眼里带着笑意,就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这次查得很严,如果不趁着这次全面清查的机会把不符合条件的人踢出去,等到五月份,纪委来查,万一查出问题,那是没有什么情面好讲的,一定会挨处分,现在就看我们清理的力度了。”

众人神情凝重地点点头。

“大家不要碍于人情而不敢说真话,不敢把他们清除出去,现在情况不同了,国家对这一块的民生政策把控得越来越严,所以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心理,一定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我估计明天镇里的领导干部就会下来和我们一起去核查,到时再讨论分组情况。”

杜善薇翻了下低保户的花名册,说出一个名字,“比如榕树村的陈光明夫妻,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老人保,他们年老体衰,身上多病痛,一直领着低保,但我现在看了下他们的情况,发现他们不符合低保的新政策,我们要认真核实。”

听说是陈光明这户,作为自己分管的片区,黄秀珍赶紧说道:“支书,这两个老的生活真的很困难,住的房子不好,是泥砖房,还要经常买药吃,三个儿子都不管他们。”

“我知道他们的经济的确困难,但他们的三个儿子都有赡养能力,其中有二儿子和小儿子这两年分别盖了一栋二层的新房,还有,二老的女儿陈恬恬经济状况也很好,在楠城市买有商品房,做服装生意。我们先不说女儿,只说他们的三个儿子,单看他们建的房子,就可以确认他们有赡养能力。”

陈光明夫妇是陈恬恬的父母,因为她敌视自己的缘故,杜善薇对她家一向很关注。当然,这次取消她父母的低保绝对不是报复,是因为她熟悉他们的情况,随口提起作为一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