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登记(第2/3页)

好说好歹,在大家的联合劝说下,那帮老人总算是打消了立即进山的念头,打算等明天再说。不过今天下午的时间不能浪费,午休过后,他们赶紧跑去山塘那边钓鱼。

最后,这群人一直在这里住了三天,直到他们在山里的溪水里钓到真正的泉水鱼。

等候他们离去后,南山村藏在深山里的溪水鱼一下子出名了,有人在本地的钓鱼群里写下一篇辞藻优美的钓鱼文章,文中说这些山泉水鱼类价值高,非常名贵,可以说是无污染无公害的极品鱼类。

“只深藏在清澈的水质里的明珠,营养极其丰富!”那人在文章中这样写到。

要不是杜善薇习以为常,单是看这篇文,她都有一种想去深山里溪钓的冲动。

见状,她赶紧去联系作者取得授权,把这篇文章转载在公众号和微博号上,一下子赢得了许多点赞。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不断有钓鱼爱好者们纷纷从市里的各个地方涌来,连镇上的傅书记下来视察工作时,都问起此事。

“这种鱼真的那么好吃?”他好奇地询问。

杜积明二话不说,当天中午的接待餐里就上了一道鱼头豆腐汤,看起来奶白鲜香,吃起来鲜美至极,口齿留香。

“好吃!难怪大家这么追捧。”傅书记恍然大悟。

“本地人都知道这种溪水鱼好吃,只有两个手指大,鱼刺竟然很少,但就是难抓,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钓到的,我们小时候都是上山用工具来抓,每次的收获都很少,后来村里有鱼塘后,大家就很少去抓了。”杜积明笑着摇摇头,“都是去山塘或鱼塘抓鱼吃。”

“那这种鱼没有名字吗?”

“不知道名字,野生的鱼,谁有功夫给它们起名字?”杜积明笑道。

“珍品啊,应该不多才对。”傅书记啧啧称赞。

等傅书记他们一行人离开,李芳就递给杜善薇一张账单。

话说,自从搬来客栈这边营业后,生意真的好了不少,因为很多领导来村里视察后,听说这边的的土产美味,一般会留下来吃饭。如此一来,自然能给饭馆带来生意,方便不少。

不像以前,老是去杜积明或杜善薇家里做饭,这样会影响到家里人的吃饭时间,而且不大方便。

“到时用其他账目来出数就可以了。”杜善薇眼睛一扫,随口说了一句,她做了支书后就不能兼任村里的会计,但她还是有知情权的。

“我明白,村里不能出现接待的餐费。”黄臣健会意,点了点头。

溪水鱼的事给南山村带来了一波热度,连续两个星期,杜善薇的客栈都有七成的入住率,因为不知听谁说的,说那种最好吃的溪水鱼要在早晨才能钓到,所以为了养精蓄税,大家见房价便宜,就在客栈里休息一晚,早上再早早起床进山去钓。

这样一算,村里这段时间最赚钱的竟然是杜善薇的客栈、李芳的饭馆和杜九爷他们这些常进山的人,后者作为出色的向导,天天有人争着雇佣。

村里一些人家自制的驱蛇药、驱蚊虫之类的药都很好卖,这些药物都是祖辈们传下来的,对本地的大山很有效果,颇受欢迎。

二月底,杜善薇盘账,发现自己一共进账六千多元,要不是先前的两个星期处于开业期,打半价,估计收入会更高一些。尽管如此,她已经十分高兴了,毕竟摆在服务台的农产品卖出去不少,有些是村里人拿来寄售的,卖出去的话,自己能从中收取一点服务费,积少成多,还算可观。

李玉英熟悉这些后,做得兴致勃勃,天天来客栈报到。

时间进入三月初,杜善薇请人把果园清理完,再翻地,一一做好准备工作,接下来又该到种下果苗的时候了。

见状,趁着钟文聪他们回省城汇报工作,她赶紧和钟文聪联系,让他联系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