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高兴(第2/3页)

“没有!哪有那回事,我对我家闺女一直很好,她们出生我高兴得很。”杜九爷不承认,怒目圆瞪,脸涨得通红。

杜善薇趁着一群老头老太太吵嘴的功夫,赶紧偷偷溜走了。话说,杜九爷最近的确是春风得意,因为他家准备建楼房了,最令村里人羡慕的是,建房的钱全部是他的四个女儿出。

杜善薇倒是觉得这是种善因得善果。九爷当初是穷,是对儿子更好,可他对女儿也没亏待,从小到大除非做错事,否则很少打骂,夫妻俩还全力送女儿们去读书,放话说只要女儿能念书,他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

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环境中,他们的举止是比较难得的。

结果,他家女儿长大后,一个读了硕士,现在是市医院工作,一个是本科,在邻省工作,一个是大专,最后一个是幼师中专,都跳出农门,现在嫁人后还会时常给父母生活费。现在她们唯一的弟弟还在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姐姐们出的。

杜善薇回家后又和李玉英他们说起杜九爷在与别人吵嘴的事,大家一听,忍不住笑了。

“有时候这种事得看当地的风气,风气好,人就好,风气不好,人心也跟着坏了。”杜庆国总结道,他一边磨着菜刀,一边说道,“像咱们村就不错,有你大爷爷看着,大都是明事理的,这就少了很多乌七八糟的事。”

杜善薇点点头,村子的风气好,有些事情的确容易解决。比如这次,涉及到摊位分配,关键时刻,他们村干部就解决得颇为顺利,调解起来简单,不用花费多大心思就把事情办好了。

要是风气不好,估摸着早就为了摊位的位置争吵起来,不知又会积累多少矛盾!毕竟地方有限,不可能有很大的空间,村民们都是几家的东西合起来卖,还自行商量好价格,就比镇上的价格低一点。

当然,也有可能是大家不看好的缘故。

南山村自认做了充足的准备,比如准备好要卖的东西,把地清洁干净,把家里打扫干净,把村中的美景美食上图编辑好发到朋友圈,并让人请朋友转发,甚至镇政府在知道他们村的打算后,党委书记和镇长都亲自带头转发朋友圈……该做的做了,剩下的只有等待。

在杜善薇他们的忐忑不安中,5月1日终于来临。

这三天假期,对于整个南山村委的人来说无疑是热闹的,是美妙的。第一次,南山村来了这么多客人,第一次,南山村的魅力展现在这么多人面前。无论是遍镶嵌在山谷间、如云蒸霞蔚的杜鹃花,还是鲜美嫩滑的泉水鱼、潺潺流动的溪水、郁郁葱葱的群山……都让人流连忘返。

杜善薇和杜积明等人一整天都在村里看着,就怕发生什么意外。

“大伯,垃圾桶得多买几个了。”刚吃过午饭,杜善薇撑着伞在人群中穿梭,手中提着保温杯来到他们自己设立的“咨询台”,见伞下的杜积明正在喝水,就低声说了一句,说完还看向地面,只见地面上有着零零碎碎的垃圾,而竖立在路边的两个垃圾桶早已积满。

今天来的游客出乎他们的意料,还是比较多的,差不多有两三百人,她还见到部分熟客。

“是得多买几个,现在先用几个竹筐应付,薇薇,你回村委用电脑打印几张写着‘垃圾筐’的白纸出来,我这里先叫人去把垃圾给倒了。”杜积明很快就安排好。

从去年开始,全省就开展轰轰烈烈的“美丽乡村”工程,各村都能有一笔经费,用于购买垃圾桶、建造焚烧炉、聘请保洁员等,南山村也不例外,以前的垃圾是各家自己处理,不是烧了就是自己掩埋掉,现在每人每月上交两元的垃圾费,垃圾就统一有专人处理。

杜善薇应了一声,她倒是不用去村委办公室,直接在家里打印就行,前不久为了方便,她买回一台彩色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