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胜任(第2/3页)

杜善海:我刚和领导出去喝了酒回来,说话有点颠三倒四的,不过大概意思就是这样,你自己琢磨一下。

杜善琳:薇薇,我跟你说,你先做团支书,等过个一年半载,你再做村支书或村主任,等做满三年,你就去考公务员,像你这类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人,人社局有特定的岗位放出来招考,比一般人考公务员容易多了,竞争压力不大。

杜善琳:我先前考选调生之前就想过这个事情,只是我自己不大想回南山村,毕竟那里太偏僻了,我受不住。还有,大伯肯定同意的,多一个人帮他分担有什么不好?

杜善洋:原来还有这规定?那挺好的,就适合我们薇薇。薇薇你放心,我老爹不会不同意的。

杜善海:琳琳不说我差点忘记了,是有这回事,到时我回去跟我爸说一声。

……

杜善薇一一看完大家的话语,有些无语,原来大家已经想到这么远了吗?正想回复,就发现有电话打进来。

等接完杜善琳的电话,杜善薇发现自己先前发愁的事已经解决了。

话说,杜善琳是隔壁凤仙镇的组织干事,从事党建工作,有她帮自己梳理一遍,如果自己再把上面下发的一本书看完,就能大概胜任村委工作了。

就这样过了两天,当杜善薇把一波新的腋芽剪掉后,镇上终于派人来考核了。

对于杜善薇的履历,他们非常满意。之后的谈话差不多是走个过场,因为杜积明找来的二十人,除了几个党员外,其他都是南山村的村民,大伙儿都是看着杜善薇长大的,面对组织的问话,当然是个个说好话了。

“放心,这些材料功夫难不倒你的,你有不懂的可以打电话来问我,或者我下来指导你也行。”说这话的是镇上的组织委员,副科级别,还很年轻,大约三十岁,人长得高高瘦瘦的,脸上戴了副金框眼镜,虽然长相普通,但气质不错,说起话来语气温和。

“那以后就麻烦谢组委了。”杜善薇内心深处有些惊奇,她没想到这人这么年轻就是副科,她大堂哥在县政府还是打杂的科员呢。

“应该的,职责所在。”谢安榆托了托眼镜,看了一眼杜善薇,这才转移视线,对着杜积明说道,“支书,还得麻烦你教教团支书,好让她尽快上手,最近县委组织部要到各个乡镇抽查,我就怕上面会抽中南山村。”

杜积明连连点头,他也怕抽中自己村啊,虽说自己是老油条了,脸皮厚,可众目睽睽之下,被领导说他也会老脸发红。

于是,在众人的热心帮助下,杜善薇很快就掌握了该会的知识,起码“三会一课”之类的会议内容和发展党员的材料难不倒她。原先她觉得这些基层党建的内容没什么意义,但后来仔细一琢磨,发现人家自有一套逻辑,还是很有道理的。

等熟悉情况后,她花在村委的时间自然变少,到最后工作进入正轨,每周就值班这一天到村委办公,其他时候可以在家忙自己的事。当然,如果有突发事情发生,自然要到村委处理,只是这样的事情还是比较少的。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慢慢的,南山村的陌生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周末,有不少城里人驱车前来,刚开始是中老年男人,几乎都是带着鱼竿钓桶等一套钓鱼设备来到村里,一进村就朝一公里远的山塘奔去,往往是早上来,傍晚才提着钓桶离开。

来的时候兴致满满,走的时候或兴奋,或沮丧。

“山塘里的鱼不是那么好钓的,那里的鱼野着呢。”树荫下,杜庆国执起一枚棋子,淡淡地说道。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穿着白色运动服的老人,姓徐,大约七十岁,说起来和杜庆国的年龄差不多,但对方保养较好,愣是看起来年轻几岁。

“我连续去钓了几天,多的时候有两三斤,少的时候一块鱼鳞也没见着。”徐老爷子很是郁闷,“这鱼的确很机灵,愣是不上钩,是不是山塘里面根本就没有多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