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第2/3页)

胤禔和胤禩听到许可,两人对视了一眼,一前一后进了养心殿。

养心殿里的铜鼎里燃着龙涎香,一入内,胤禔和胤禩二人就单脚屈膝,给康熙请了安。

“起身吧。”

康熙扫了二人一眼,平静说道。

他等胤禔二人起身后,才捧起一个青釉斗笠盏,缓缓地啜了口茶,“老大,你有什么事要告诉朕?”

胤禔低着头,诚恳地说道:“儿臣有一事想告知皇阿玛,但是此事事关重大,儿臣想恳请皇阿玛禀退无干人等。”

康熙的瞳孔收缩,他握着青釉斗笠盏的手指用力得关节泛着白。

他沉默片刻后,对左右伺候的侍卫和太监们说道:“都下去,梁九功留下。”

侍卫和太监们都无声无息地退了下去。

梁九功手心里满是汗水,他的鼻尖也跟着冒汗,心里头跟打鼓似的,七上八下。

老爷子留下他,既是对他的看重,也是对他的考验。

梁九功心里头只希望,这次直郡王闯出来的祸不大。

否则的话,他恐怕要有麻烦了。

“行了,人都走了,你有什么事直接说便是,别卖关子了。”

康熙摆摆手,道。

“是,”胤禔忙道。

事到如今,他心里头的那些担忧反而沉了下去。

缩头一刀,伸头也是一刀,没什么好怕的。

梁九功本来暗暗猜测直郡王的麻烦肯定不小,有可能是纵容底下的官员收受贿赂,也有可能是手下的人不小心害了人命。

但他没想到,这回,直郡王惹出的麻烦,远远比他想象得要大。

随着胤禔的自白,养心殿的气氛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明明殿内的炭火烤着,却叫人感觉跟在外头冰天雪地似的。

“儿臣被八弟点醒,自知有错,今日前来,任凭皇阿玛处罚!”

胤禔说完话,屈膝跪下,额头重重磕在地上。

力度十分大,根本没有留余力,没一会儿功夫,额头就青紫了起来。

梁九功站在一旁,身子禁不住发抖。

没有人比他更能感受到万岁爷此时的怒气有多么大。

“好啊,好啊。”

康熙从牙齿里挤出话来,他气极反笑了出来,“朕还真是教出了两个好儿子。”

胤禔低着头,他现在只感到头晕眼花,脑子一阵阵抽疼。

“皇阿玛,此事千错万错都是我和三弟的错,无论皇阿玛如何处置儿臣,儿臣都毫无怨言。只是太子却是与此事无关,乃无辜受牵连,儿臣恳请皇阿玛先处理此事,再发落儿臣也不迟。”

“如今你倒是知道此事与保成无关了!”

康熙气得脑门的青筋直跳,随手将那斗笠盏砸在了胤禔身上。

胤禔本可避开,但此时却硬生生受了。

若是挨了这么一下,能够让老爷子出口气,那可值得了。

滚烫的热水淋了他一头。

破碎的茶盏在他的额头上划开一道伤口,疼得他面容都跟着扭曲了一下。

康熙看到这一幕,心里是又气又恨。

他重重地甩了下袖子,喝问道:“你之前有本事算计太子,这会子怎么没本事躲开?难不成要在朕跟前用苦肉计不成?”

胤禔忍着痛,苍白着脸道:“儿臣不敢,儿臣自知犯下此等滔天大错,即便皇阿玛要怎么罚儿臣,都是儿臣该受的,并不敢有用苦肉计的想法。”

康熙眯着眼打量着他,神色这才稍稍好了一点。

胤禩见状,忙屈膝跪下。

“皇阿玛,大哥犯下大错,您想怎么罚都不为过。但是如今,最重要的事是三哥在背后布局,想借刀杀人,害太子和大哥,儿臣恳请皇阿玛给大哥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康熙眼神幽深。

他这会子正在气头上,看什么都不顺眼。

胤禩跳出来帮着胤禔说话,自然讨不了好。

“你替老大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