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万感幽单说吴梦窗(第2/8页)

《八声甘州》原是大曲《甘州》的一部分,之所以名“ 八声”,是因为此词有八个韵。第一韵“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写的是词人远观灵岩的感受。从远处望去,灵岩山拔地兀立,周边是弥望的平原,天地交接之处,仿佛是虚空的淡烟,显得那样渺邈。是哪一年天外的流星陨落,才有了孤峙的灵岩山?第二韵“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精切处在一“ 幻”字。苍崖云树,宫城金屋,霸主名娃,与永恒的宇宙相比,都不过是可怜的瞬现瞬灭的幻象。这是词人对历史的痛切体悟,也暗承上韵的“ 是何年” 三字。第三韵“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酸风射眼” 是化用唐代诗人李贺的名句“ 东关酸风射眸子”,意思是词人经过箭径溪,想起当日馆娃宫人,洗妆时脂粉流入水中,水面漂起一层油垢,而今繁华安在,不由得热泪纵横,如被酸风所激。第四韵“ 时靸 双鸳响,廊叶秋声”,则是写秋叶飘落于响屟 廊,发出凄清的音调,恍如当日西施靸 着鞋,行走于其上。靸 ,是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当拖鞋穿着的意思。第三、四韵其实都是依照词人游览的顺序落笔的,但他把遗迹与历史、想象与感受打混在一起写,便泯去了针线缝合之痕,是非常高明的艺术手段。

第五韵“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是词的过片,需要承担承上启下的功能,词人的处理方法是劈空议论,点明主题。五湖倦客是指吴越争霸时越国的大夫范蠡,传说他在功成之后携西施泛舟五湖(太湖的别称) ,隐居不仕。“醒” 是醉的反义词,饮酒后清醒过来谓之为“ 醒”,念平声;“ 倩”则是请的意思。这一韵是说,吴王在馆娃宫中沉醉,这是主动招致范蠡这样的敌国大夫,在一边冷静地寻找倾覆吴国的机会啊。第六韵“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转为抒情。词人叩问奔逝的波涛,历史的教训如此显明,怎么当今的统治者就不知道惕然自省呢?逝水也没有答案,而词人不免有年光老去、无所建树之慨,“华发奈山青”,是短暂的人生面对恒久的自然所发出的深沉喟叹。第七韵用了两个尖头句:“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句法参差跌宕,意谓登上阑干高处,极目所见,水天包涵,如成一色,西下的夕阳,向水天相接处的小洲落去,也送着纷飞的乌鸦归巢。“乱” 是这一韵的点睛之笔,象征词人纷乱的内心。值得注意的是,第六韵的感慨才一出来,到第七韵便转为写景,而这景又是烘托情致的妙笔,这样,词人就不用直露地抒情,而只需要让读者在情景交融的意象中自行体会词人纷乱的心情就可以了。近代词人陈洵强调,梦窗词善用“留字诀”,所谓“ 无往不复,无垂不缩”,有十分的情感,只说八分,剩下二分,须让读者自行体味寻绎。填词而能“留”,便有了留驻不去的余味。第八韵“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隐含着情感的转折:国事既然不可问了,不如与同僚一起上到灵岩山的最高处琴台去,饮着酒,感受秋气的高爽吧!

梦窗的登览之作,往往高蹈中见出沉郁,读后常有秋风过雨、一片荒凉之慨。如《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三 千年事残鸦外 ,无言倦凭 秋树。逝 水移川 ,高陵变谷 ,那( nuó ) 识当时神禹 。幽 云怪雨 。翠萍湿空梁 ,夜深 飞去 。雁 起青天 ,数行 书似旧 藏处 。寂寥 西窗久 坐,故 人悭会遇 ,同 剪灯语 。积藓残碑 ,零圭断璧 ,重拂人间尘土 。霜红罢舞 。漫山色 青青,雾朝 烟暮。岸锁 春船 ,画旗喧赛鼓 。

禹陵在浙江绍兴,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大禹安葬的所在。词的开笔,简直是老杜的笔致,苍茫、阔大,极尽沉着之能事。“三千年事残鸦外”,如同说“ 三千年王图霸业,都付残鸦” ;“ 无言倦凭秋树”,意思是吊古之情,积郁胸中,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倦然倚着秋树,任凭无限感慨从心头流过。“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 是说时间无情,高高的山陵变成了深谷,永恒不息东流而逝的河川也改变了路径,当初大禹治水疏浚河川的成绩,现在已经无法见到了。接着“ 幽云怪雨” 一句,是蓦然而起的插叙,为的是引出“ 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 一段奇情壮采的故事。传说大禹祠正殿的主梁常常像被水浸过,还沾着水生的萍藻,人们不免骇异,后来才知,因名画家张僧繇曾在禹梁上画了一条龙,当风雨之夜,禹梁变化成龙,潜入鉴湖与湖龙相斗,风雨停歇,再飞回到禹祠的正殿。梦窗对典故的剪裁是非常见功力的,他截取的往往是典故中最有诗意的细节,这样就使得他用典使事,不让人觉得是在“ 掉书袋”“ 獭祭鱼”,而是灵气流行,成为词的有机组成部分。“幽云怪雨” 四字,见出梦窗非凡的语言创造能力,前人把这样的能力称作“ 自铸伟词”,的确,用前人没有用过的词语搭配,却又不令人觉得生造、突兀,这是一种非常了不得的本领。“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则是转而写禹穴。禹穴是大禹藏玉简书之地,这两句意思是,大雁从天空飞过,排成“ 雁字”,仿佛是当年玉简书上的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