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20页)

饭来了,小雨向饭馆大妈打听嚓之巢的所在。

没有听说过啊。大妈摇着头,费劲地思索着。

在甲田山腹地。背后的司机显然听到了她们的对话,插进来说。那样小的地方只有详细的县行政图才标明,一般地图上根本找不到。

小雨问他是否去过熊之巢,他说去过,说那里山大林深,风景十分优茇。

初秋的时候跟同伴们打猎去过那里。他说,当时迷了路,糊里糊涂地就摸到了熊之巢,小村?,只有几户人家,小学校有两间教宰九个学生,那儿的奶油很出色……

小雨问道路是否好走。

他说都是柏油路,现在日本已经没有不通公路的村庄了。

小雨放了心,看来一切正如研究室主任久野估计的,地点看似偏远,具实未必难行。本来这趟近似旅游的社会调查是在忘年会上,邱大伟答应过号她一块儿来的,两个人轮着开车,会比现在更轻松,再说后来俩人又有了那层关系,倒不失为一次很浪漫的旅行,国外的旅馆,男女同宿是很正常的,没有谁会追着赶着问你是是夫妻,墙上也不会贴出男女同宿需提交结婚证之类的条款,史不会有公安在半夜破门而入,沉着脸。你出示证件。问题是临行前大伟突然变卦,说他的爱人要来日本探亲,他不能离开。这让小雨很扫兴,设计了好儿天的行程,愼憬了无数美妙的场面,一切因了爱人的到来而化为乌有,比翼双飞的东北之旅突然变作形只影单的孤雁独飞,在接受这一事实的时候她简直沮丧极了。但她不能说什么,她小是邱人佧的妻子,她与这位研究室的同仁不过是在性关系上的合作伙伴,被留学生们喻为很时髦的情人互助组。互助组的关系是松散的,带有太多的临时性,随意性,一切都很明了,没有责任,也无需什么承诺,聚散随缘,谁也不会强迫谁,顺其自然是最明智的做法。

吃完了饭却并不想起身,旅途中片刻的休息显得十分珍贵,小雨去茶炉前倒了两碗热茶,给司机捎了一碗,货车司机弯弯身子表示感谢。

这么冷的天气为什么要去熊之巢呢?他问。

去找一个姓柴田的人,他在中国河北当过兵,儿子是残留孤儿。

货车司机拿起那张东北交通图看了一会儿,摸出笔来,在十和田市拉出一条线,对小雨说广你在十和田与我分手,往左,过烧山转道向北,走二十公里就会看到一个叫猿屋的小镇,那里离熊之巢已经很近了。说完他又画了沿线的标志和行程的里数,认真负责的精神让小雨感动,她再三向对方表示感谢,那司机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走出饭馆,天空飘起了小雪花。北风一阵紧似一阵,细碎的雪被风吹得沿着路沿滑动,如春日的杨花,小雨突地想起苏轼的杨花词,不禁吟出似花非花……抛家傍路的句子来,货车司机吃惊地望着她,半天才问。

刚才你说了些什么?

我说话了吗?小雨反问。

说了司机肯定地说,你不是日本人。

不是日本人?那你猜我会是哪国人。

我不知道。

俩人说着,各自往自己的车前走。

这是今年的第二场雪。小雨说。

北海道那边早已被雪盖严了,司机说,滑雪的游客使许多旅馆暴满,拥挤的札幌街头满是各地去看雪塑的人流,乱糟糟的。

拉开车门,司机又回身对小雨说。快到十和田叉路时我在前面给你发左转信号,你千万别错过了,万一错过,车就开到青森去了。

小雨说知道了,又夸他车上那些马好看。司机说。都是种马,一匹马抵得上一辆奔驰奔驰坏了可以修理,这些马坏了无法挽回,所以我开得特别小心。

两个人一前一后上了路,相距一百米,公路两侧的山峰变得更加陡峭,零星的雪花也变作细小的冰粒,敲击在挡风玻璃上沙沙怍响,公路上的指示灯打出黄色警告字幕。下雪路滑,保持车距;冰段路面降速;注意横风12米……小雨的浑身已出了汗,她不住地用右脚轻点刹车,精神紧张,不敢有丝毫松懈。这样的天气,这样的路况,应该由男人来驾驶,无论从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小雨都感到了沉重的压力,她瞥厂一眼助手座位,那位子空荡荡的,她想那应该是邱大伟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