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匡济之才(第2/4页)

宋悲风道:“如果他确藏身于米铺内,卢循便非无迹可寻,我们亦可据此筹划对付他的方法,也可对任青媞有个交代,显示我们是有和她交换合作的条件。”

刘裕想起要和任青媞“交手”便感烦恼,其中牵涉到男女间关系的微妙处,怎也没法向两人说清楚,不论说什么也难令他们真正的明白。

屠奉三沉吟道:“孙恩既可把菇千秋这天师军的卧底安插到司马道子的身边,如果不是给我们误打误撞的揭露了他的身分,恐怕到今日仍能瞒天过海。这显示了天师军对建康的渗透工夫做得非常出色,但为何卢循仍似没法掌握我们的情况,他们究竟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宋悲风道:“会否是因菇千秋而牵连出天师军在建康的情报网,致大大削弱天师军在建康的探查能力?”

屠奉三点头道:“这是其中一个可能性,以卢循的老练,刺杀不成后必会埋伏于附近。任青媞能跟踪刘爷到归善寺,他当然也办得到。哈!说不定任青媞已帮刘爷逃过一劫,卢循因顾忌任青媞与你连手,所以放过了这杀你的好机会。”

刘裕感到整条脊骨寒惨惨的,在琅琊王府虽只是与卢循硬拼了一招,但已令他清楚纯以功力计,他实及不上卢循。燕飞的免死金牌,在应付卢循上仍然有效吗?

宋悲风道:“我们必须另觅藏身之所,这方面我去想办法。”

屠奉三道:“由现在起,我们须全神戒备,先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希望达到杀敌的目标。幸好这是我的专长,在与聂天还的明争暗斗里,来来去去都是这种勾当。”

刘裕苦笑道:“你们两个都忘记了我是打不死的真命天子哩!”

两人呆了一呆,接着齐声失笑。

刘裕忽然涌起豪情壮志,心忖生命正因难以确定未来的生死成败,而变得充满刺激和乐趣。他已踏上一条没得回头的长路,只能坚持下去,与敌人周旋到底,赢取最后的胜利。

※※※※

卓狂生在说书馆中呵呵笑道:“刘兄还要犹豫吗?”

坐在前排椅子的刘穆之欣然道:“最令我感动的,不是刘裕不凡的遭遇,而是卓馆主对愚生的信任。刘裕大破焦烈武确是精彩绝伦,可是刘裕能于最恶劣的环境下,与司马道子暂时和解,却该属最机密的事,卓馆主竟肯坦然相告,我真的非常感激。”

卓狂生讶道:“我说了这么多,仍不能打动你吗?”

刘穆之道:“我有一个愚蠢的问题,想请卓馆主坦诚相告。卓馆主因何这么看得起我呢?”

卓狂生从台上走下来,到他左旁隔一张椅子坐下,舒服轻松的挨坐着,微笑道:“真正的高手,只看敌手一眼,便大约知其深浅;说到看人,我或许仍及不上谢安的九品观人之术,但肯定可算高手中的高手。而我非看你两眼便作出判断,而是经过细心的观察。不说你在旅途上与众不同的表现,只看你昨晚听我说书时,喜怒哀乐的反应亦与其它听书者有异,只从当时的观察,我便知你才智的深浅。”

刘穆之赞叹道:“原来卓馆主有一套说书观人之道,该可以与谢安的九品观人法后先辉映。”

卓狂生欣然道:“多谢刘先生的赞美。刚才我本想勾划出南方未来一幅壮丽图卷,但回心一想,有什么事比事实更有说服力?所以把心一横,索性向你披露在第二次光复边荒集后,刘裕回归北府兵的整个历程,让你见识刘裕的本领。刘裕此子表面是北府兵的猛将,可是其体内流的却是荒人的血液,亦只有他这样的人,才可以在这南北大乱的时代,逆境求存,创出不世功业。现在刘裕万事俱备,只欠一个机会。

当他在南方冒起头来,再没有人能阻挡他的运势,即使北方诸雄,亦要深感震悚,先生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只要凭我一封荐书,保证先生可得展平生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