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形势有异(第3/4页)

王弘接口道:“现在朝廷内外戒严,任命刺史大人和刘统领为正副平乱统帅,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分两路反击天师军,大战一触即发。”

刘裕心中暗叹,谢琰比起乃兄谢玄,实是差远了。淝水之胜,与他根本没有关系,而他仍迷醉于不属于他往日的光辉里。

倘如谢玄仍在,即使以孙恩的智慧武功,恐仍不敢妄动,致自招灭亡。

他刘裕身为谢玄的继承者,定要延续谢玄的威风,不让奸邪得道。

问道:“孙恩方面的情况又如何呢?”

王弘答道:“王凝之被杀后,孙恩声势更盛,八郡乱民口起响应。现时天师军兵力达三十万之众,战船逾千艘。”

刘裕失声道:“什么?”

宋悲风叹道:“孙恩如此有号召力,是谁都想不到的事。安公生前一直担心这情况的出现,所以力图化解,可惜朝政一直由司马道子这奸贼把持。安公去后,朝廷更故态复萌,致力保护建康侨寓南方世族的利益,置东晋本土高门豪族的利益不顾。今次孙恩的乱事,是本土豪族积怨的大爆发,所以不可只以乱民视之,追随孙恩的人中实不乏有识之士。故此天师军绝不易付。”

王弘点头道:“这回天师军二度作乱,来势如斯凶猛,正因不乏精通兵法的战将,其中一个叫张猛的更特别出色。此人号称“东晋第一把关刀”,不单武功超卓,且用兵之奇不在徐道覆之下,己成天师军第一号猛将。”

刘裕的心直沉下去,想不到经边荒集的挫败后,天师军的势力膨胀得这厉害。

北府兵的总兵力不到十万,以十万人去对三十多万乱兵,而朝延将领间均各有异心,强弱之况,显而易见。

王弘喟然道:“王恭被杀后,司马道子把儿子司马元显提拔为录尚书事。人们称司马道子为‘东录',司马元显为‘丙录'。而司马元显为创立“乐属军”,大洒金钱,弄至国库虚空。最令人诟病的,是司马元显起用作乐属军将领者,均为与他朋比为奸的建康七公子之流,人人都知是阿谀之徒,只有他认为是一时英杰,又或风流名士。这批奸徒聚敛无己,司马元显又肆意纵容包庇,使朝政更是不堪,我们对他们父子己是彻底的失望。”

刘裕真的头痛起来,安公一去,建康的政情便如江河日下。他身在局内,比任何人明白建康朝廷诸势力间的勾心斗角。大晋的江山,确只可以“摇摇欲坠”来形容。

苦笑道:“桓玄又如何呢?”

宋悲风道:“真奇怪!桓玄最近很守规矩,没有任何挑衅的行为。”

刘裕冷哼道:“这只表示他己有完整谋朝夺位的大计,只要去除杨全期和殷仲堪两人,他便会全面发动。”

王弘和宋悲风沉默下去。

刘裕很想问宋悲风和燕飞的情况,却知不宜在王弘面前谈及这方面的事,只好再另找机会。向王弘道:“到建康后,我希望可以尽快拜会令尊。”

王弘欣然道:“此事我会安排,家父也很想见到刘兄哩!”

刘裕起立道:“谢家子弟的鲜血是不会自流的,只要我刘裕有一口气在,定向孙恩讨回公道。我刘裕于此立下誓言,我会把天师军连根拔起,回复北府兵在玄帅旗下大败苻坚于淝水的光辉。”

※※※※

凤翔领着刚登岸的高彦等人朝寿阳城门走去,群众夹道欢迎的情况,令众人仍有如在梦中的不真实感觉。

他们凭什么得到如此盛大隆重的接待呢?卓狂生第一个忍不住问道:“凤老大从何处弄了这么多人来?”

凤老大神气的道:“他们全是自发来的。”

高彦失声道:“竟是自愿的?我还以为是老大用钱收买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