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2/3页)

赵羡欣然应允,赵振便快步离开了,玉榴也赶紧跟了上去,姒幽仍旧站在窗边往下看,不多时,赵振便从楼里出来了,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去,很快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冷风悄悄自窗外送来,带着冬日里特有的寒意,赵羡缓步踱到姒幽身边,轻轻抚了抚她的脸颊,觉得有些冷,便将窗合上了,问道:“在想什么?”

姒幽面上浮现若有所思之色,道:“在想他的反应,好生奇怪。”

她道:“不知信里究竟写了什么事情,才叫他如此失态。”

闻言,赵羡想了想,道:“我倒是有个猜测。”

姒幽抬起头来看他:“什么?”

赵羡道:“淑妃生前,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把柄拿捏在赵瑢手里,如今她去了,她若想保赵振,势必要将这把柄告知于他,叫他好做准备。”

“那信里,大约就写了这一桩事情,”赵羡说到这里,语气意味深长道:“我观他方才的神情,这恐怕还是一件不小的事。”

却说赵振快步离开了琼芳雅居,酒楼门前候着的伙计见了他来,连忙将马鞭递上来,道:“王爷,小人这就去为您牵马来。”

赵振漫不经心地接过马鞭,三两下绕在了手腕上,正在这时,他听见了身后传来女子的声音,叫道:“殿下。”

赵振猛地回过头来,只见玉榴提着裙摆急急追了过去,大概是走得太急,有些气喘吁吁的,赵振这才想起了她如今是回不去皇宫了,遂叮嘱道:“你随我一同回王府吧。”

玉榴松了一口气,面上带了几分轻松之色:“是。”

“王爷,您的马。”

马被伙计牵过来了,赵振翻身上马,在马背上坐定,遥遥望着远处的长街上,灯火阑珊,他低喝一声,驱使着马往前跑去,手里紧紧拉住缰绳,马的速度从一开始的小跑变成了狂奔,行人四散躲开,生怕被飞扬的马蹄子踩中了。

街上不时传来一阵阵惊呼,赵振满脑子都是纷纷乱乱的思绪,全然顾不得了,寒冷的夜风吹得他的眼睛微微眯起,灯笼昏黄的光芒映照在他的眸中,折射出如琥珀一般的光。

他不自觉回想起信中的话来:吾儿振若想安然此生,必不可让寿王登基。

杀之方为上策。

晋王虽薄情,亦最是重情,尔与其幼时交好,若非母妃当初犯了糊涂,今日你二人定不会是如此光景,但好在为时不晚,若晋王有意与尔联手,切不可回绝。

是母妃无能,对不住你,吾儿若能平安喜乐度过此生,母妃于九泉之下亦能慰藉。

切记,要杀寿王,越快越好,不可留其活口。

……

冷风吹得赵振面皮发疼,他蓦然就想起来,从前每次入宫见母妃之时,她都会隐晦地提点,让赵振提防寿王赵瑢,彼时赵振并不放在心上,淑妃便欲言又止,最后无奈地叹气。

赵振虽是不解,但他向来心思粗,不肯细问,就算问了,以淑妃的脾气也不会告诉他,所以后来他都是敷衍了事,嘴里说着答应,但与赵瑢往来还是十分密切。

直到今日,他才知道其中的原因。

他不是父皇的亲生儿子。

这件事情,在这世上除了淑妃以外,就只有赵瑢知道。

想到刚刚信上写的话,赵振便觉得遍体生寒,他猛地一拽缰绳,马儿长嘶一声,人立而起,在寂静的夜色中传递开去,夜空中挂着一弯月亮,银白色的光芒肆意洒落下来,让赵振觉得眼前白花花一片。

什么也看不清了。

今日之事,就如处在噩梦之中一般,令他觉得倍感荒诞可笑。

“呵!”

赵振真的笑出了声来,他眺望远处,重重山峦隐没在夜色之中,看不真切,这里不像边关,比起这繁华热闹的京师,他更喜欢边关的朔风与沙石。

赵振凝望着那远山,满面不解地想,他究竟为什么要回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