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衣冠偶坐论分合(第2/3页)

  尧允眉毛一挑,问道:“怎么回事?他不是手握落霞关九万大军吗?莫非两位王爷连他都要动?”

  “可不是?!”龙霄说起这件事情就气得嘴角抽动,“凤都封锁消息都已经三个月了,他们二位对凤都都是围而不攻,不肯花费半分力气去收拾山河。清君侧也好,剪除奸凶也好,甭管打什么名义,至少要让凤都城中的人知道他罗邂的好日子到头了吧。可他们却不这么想。刚在落霞关站稳脚跟,就急着收余帅手中的兵权。我跟余帅商量着,暂且不动声色,看他们下一步怎么走,没想到他们竟然要查余帅勾结北朝之罪。”

  尧允登时一惊:“勾结北朝?”他指着自己的鼻子:“是说我昭明吗?”

  龙霄嘿嘿哼了一声,也不吭声,满腹牢骚不言而喻。

  尧允皱着眉头问:“这两位王爷到底是怎么个打算?明明是来征讨罗邂的,怎么倒先收拾起自己人来了?”

  “这还不明白吗?”龙霄冷笑,“琅琊王任事,军中旧人被清洗得就剩下余帅一个。他说自己不是琅琊王的羽翼,有人信吗?”

  尧允愈加疑惑:“这两位王爷不都是琅琊王的兄弟吗?怎么倒收拾起琅琊王的人来了?”

  龙霄手里的羽扇突然停住,瞪着尧允打量半天,见他似乎真的不明所以,这才冷哼了一声:“兄弟就一定会手足相亲吗?阿尧你真是太天真了。”

  尧允终于忍不住了,说:“我不姓尧,你别照着汉人那种叫法叫我。”

  “没关系,这么叫着才见得咱们俩交情深。”龙霄假装看不见尧允无可奈何的表情,径自说下去,“总之呢,现在余帅自己也是一脑门的官司,他倒是诚心想要出手相助,但能做的也就是虚张声势,让北边以为咱们两家已经是一家人了。其实这样的情势下,反倒是我们要依靠昭明多一些。两位王爷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敢真的对余帅下手,也是顾忌着你呢。”龙霄说到这里,笑容变得鬼祟诡异。

  尧允一想就能明白:“你怎么跟他们说我的?”

  龙霄笑眯眯地说:“就说你手中掌握二十万大军,对落霞关虎视眈眈,如果不是对余帅心存忌惮,只怕早就挥师南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嘛。”

  尧允登时大怒,一拍桌面,将笔墨书札都震得乱跳:“你竟将我比作匈奴人?”

  “息怒,息怒……”龙霄对他的反应早有所预料,丝毫不为所动,笑眯眯地拿着羽扇冲尧允大力扇了扇,“你们丁零人也是胡人嘛,其实说得不算错。”

  尧允拿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能板着脸冷笑:“这里可是昭明,阴山以南两千四百里,不教胡马度阴山?哼,笑话!”

  龙霄一个劲儿给他扇风,笑道:“你呀,就是太较真,倒是将自己给套进去了。这儿说的是肆虐中原、掠夺财物的匈奴人,又不是你们丁零人。你自比匈奴人岂不是自堕身份?”

  尧允一把把他手中的扇子给拍开,气呼呼地说:“你们这些汉人,自己丢疆弃土,守不住社稷,却还嫌弃我们丁零人是胡人。龙城你是去过的,我们礼乐制度哪里比不上你们南朝了?我们承袭周礼,学习儒学,传授经籍,广布仁德,哪里比你们差了?我们的诗礼之士也不比你们少!再过三五十年,北方谁还会分谁是丁零人谁是汉人?你们打又打不过,诗礼之道也难以为继,你们有什么可沾沾自喜的?你们以为当日过江带去的那几本经籍就能天长地久地吃下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