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却向何山风雪中(第2/8页)

  那四名内官在平宗面前跪了一排,纷纷叩头喊冤,只是推说什么都不知道,有人行刺与自己无关。

  “无关?这英华殿铁桶一样的守卫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进来刺客,你们说与你们无关?那和谁有关?”平宗正坐在榻边喝着一碗 酪,并不去看他们,声音里明晃晃带着一股杀气,即使屋中火壁炭笼烧的温暖如春,还是让几名内官觉得一阵寒意从身上掠过,不由自主地纷纷打颤。

  平宗见几个人声息都收了,这才抬起头,用脚尖踢了踢那具尸体,“都过来看看,看谁认识。”

  那四个内官连滚带爬地来到平宗身边。

  乌头毒性极烈,不过喝了碗浆酪的功夫,刺客脸上沾过毒血的皮肤已经开始腐烂,表情变得狰狞恐怖,扎眼看上去仿佛正在对着人瞪眼吐舌地诡笑。那几个人只看了一眼就吓得腿软,趴在地上哆嗦个不停,连话话都说不清楚。一个年轻点儿的内官忍耐不住,转头就要呕吐。

  平宗喝道:“别脏了我的地。”

  立时便有两名贺布铁卫上来一个人掐住他的脖子,一个人拽着他的胳膊将他拖了出去。平宗心头厌烦不已,对脚下那些抖抖索索个不停的内官们更是厌恶,喝道:“认不认得说句话,装这副样子给谁看?”

  几个人都朝最年长的一个看去,平宗认得他,口气稍微放缓了些说:“李杨,你来说。”

  李杨五十来岁,本是赵郡李氏的旁支,幼年也承家学读过几年书。三四十年前北朝还未推行汉制,汉人生活困顿,他为了给母亲治病顶着全族人的不齿眼光净身入宫,被族长从宗谱上除了名。太武帝时开始逐步启用汉人给宗室子弟教授汉人的经典,李杨因为出身世家,又熟读经籍,便被选在英华殿伺候笔墨,算下来也已经三十多年了。

  因为先帝算是间接死于南朝奸细之手,平宗并不信任这些饱读诗书的汉人,他拥立平宸继位,自己作为摄政王,虽然不得不将部分庶务和整理制定典籍礼乐制度的事物交给汉人去做,却也没有如太武帝那样特别抬举汉臣。英华殿不再作为太子读书之所,李杨也就淹没其间,浑噩度日,了此残生而已。

  听见平宗点了自己的名,李杨只得硬着头皮又朝那尸体看了一眼。他比别人见识广些,胆子也略大,这一次看清楚了,只是摇头说:“此人面生,奴婢不认得。”

  平宗将浆酪碗往矮几上一顿,冷冷地哼了一声:“真的?”

  李杨登时觉得头皮一麻,头连连磕在地砖上,咚咚作响,一面说:“奴婢虽然不认识他,却知道他是什么人。”

  平宗皱眉:“又咬什么文?快说!”

  李杨手脚并用爬到尸体身边探着脖子又看了一眼,确定地说::“此人是个宦官。”

  平宗一愣,仔细看看,那刺客果然面白无须,皮肤细嫩。想起刚才动手时不堪一击的手脚,也确实像是太监。“他在哪里做事?是谁的手下?”

  李杨趴在地上不肯抬头:“奴婢真的不知道啊。殿下就是将奴婢扒皮抽筋,奴婢也说不出更多的来了。”

  平宗见实在问不出什么来,冲楚勒吩咐:“把他们都带下去好好看管,不许和任何人说话见面。尸体也抬走吧,仔细查。”

  楚勒答应了一声,指挥手下将屋里清干净自己却站着不动。平宗问:“怎么了?”

  楚勒趋近平宗,低声说:“焉赉来了。”

  平宗到这时才能笑一下:“那正好,让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