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专家詹姆斯·莱文森到达巴西,引起轰动(第5/5页)

多份报纸证实,在巴伊亚,甚至有人见过阿尔杉茹本人并同他打过交道。不过人数有限,相关故事也很少。佩德罗·阿尔杉茹的作品——四本关于巴伊亚人民生活的小书——历尽艰难才得以出版,只有区区几册。书是在他的朋友里迪奥·库何的教科书作坊里印的,就在塔布昂斜坡。与巴西其他地方一样,这些吸引了美国专家的作品在这里同样无人问津。

倘若阿尔杉茹没有把书送到国内外的大学、图书馆与其他机构,莱文森就不会看到它们,也就不会有人提起这些作品。在萨尔瓦多,只有几个人类种族学家知道这些书,大部分也只是听说过。

突然之间,不仅记者,还有各种公共机构、大学、学者、科学院、文学院、医学院、诗人、教师、学生、剧团、大批人类种族学学者、民俗研究中心、旅游课程学员以及无事可做的人,所有人都发现我们拥有一位伟人、一位出色的作者,但我们不认识他,甚至没有请他做过一次演讲。他一生都寂寂无名,从来没有赢得声望。就这样,阿尔杉茹与他的作品开始受到热捧。自莱文森的访谈之后,报纸用了不少篇幅,花了大量笔墨去致敬、分析、学习、评论、赞美这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作家。必须消除无知,更正错误,打破多年来的沉寂。

阿尔杉茹的作品最终崭露头角,获得了应有的重视。在诸多夸夸其谈借机炒作的人中,他不为功名利禄,写出了严肃的作品,记录了可敬的回忆。一些认识他并和他打过交道的人提供了最新的证词,展现了作者的本来面貌与真实情感。与人们最初的设想不同,阿尔杉茹离我们并不遥远:他1943年去世,距今只有二十五年。他活了七十五个年头。据目击者称,他死时的情况也非常特别。人们发现他死在排水沟里,口袋里只有一截铅笔与一打笔记,没有身份证件——也并不需要,因为在这个贫穷堕落的旧城,每个人都认识并尊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