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出殡即将在夜晚进行(第6/7页)

小高说得也在理。不过,上级领导真的答应让冯舒的家属们在警局里举办法事吗?这也太不严肃了!要是这事传出去,岂不成了市井流传的大笑话?这会严重影响警局的声誉与威严。

面对周渊易的质疑,小高皱着眉头耸着肩膀,摊开手无奈地说:所以啊,局里领导决定让他们在检验楼外做法事——谁让这里在警局最偏僻的角落呢?没人疼啊没人爱,更不会让外面的人看到……”

“哈哈哈!周渊易不由得发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声。”

小高又郁闷地补充道:领导还要求我全程协助冯舒家属为冯舒出殡,看来我今天睡不成觉了,今天晚上我还想看一下欧洲冠军杯决赛的重播呢。昨天因为这具白骨,我已经错过了现场直播。但他马上对周渊易说,不过,你也轻松不了……”

“为什么我也轻松不了?周渊易不解地问。”

小高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也别说,冯舒的出殡仪式还蛮复杂的。

冯舒是在西南一个偏远山村出生的,他所属的民族叫“黑沙族”是某少数民族的一个旁系分支。目前“黑沙族”族人仅余三百多人,属于濒危稀有民族,所以他们在民族丧葬习俗上的要求,民族局与宗教局几乎是有求必应。

那个蓄有山羊胡的老头,是黑沙族的族长,也是族里的法师,名叫冯三庭,六十三岁了,他是冯舒的伯父。冯三庭告诉警方,黑沙族的丧葬习俗,除了夜间出殡之外,还要求土葬。本来按照风俗,应该将冯舒带回家乡安葬,但考虑到路程实在是过于遥远,尸体又不方便携带,所以冯三庭也答应了警方的要求,就在本地寻址安葬冯舒——只要墓碑面向西南家乡,也算是将他安葬了家乡。

警局特意联系本市各家公墓,在民族局与宗教局的协助下,历经千难万苦才在郊区一家公墓找到一处足够宽敞可以容纳棺木的土葬墓穴。

这家公墓叫做元宝山庄,产权隶属于市殡仪馆,因此也拥有技术过硬的尸体化妆师与丧葬仪式主持人,甚至还能提供现场乐队与帮着代哭的“孝子贤孙”

元宝山庄得知冯三庭的要求后,还特意对土葬墓穴进行了拓宽拓深的工作,并对墓穴进行平整装饰以及防水防坍塌处理,还找民族局要来了黑沙族丧葬习俗的相关资料,精心做好了一切准备。

黑沙族所谓的夜间出殡,又叫“夜葬”讲究极多,不仅要在午夜后的良辰吉时出殡,还要求至少有八个没结婚的年轻大汉抬棺。送殡的人最好是年轻人,越多越好。而且在出殡的路上,所有人都不能说话,族长走在最前面,用特定的暗号表示左转右转,为抬棺人指路。

“夜葬”在落棺前,还会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元宝山庄也安排好了相应的活动场所。总之,公墓也把这单生意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

说到这里的时候,周渊易瞟了一眼检验楼外站着的抬棺手,问小高:你刚才不是说,夜葬仪式应该有八个青壮年抬棺手吗?怎么这里只看到了六个?

小高嘿嘿一笑,说:冯舒的伯父带着八个家乡的抬棺手来到了本市后,请他们在警局外的如意餐馆吃了一顿饭。

“如意餐馆?他们敢在那里吃饭?周渊易咋舌问道。”

前几天,警局附近的如意餐馆才发生了食物中毒事件,被卫生局勒令停业整顿,这事还登上了本地的各家报纸。经过一番整顿后,如意餐馆今天才重新开业,但警局的警员们可不敢再去那里吃饭了,整个餐馆称得上门可罗雀,生意萧条。

那冯三庭也太不巧了,居然请抬棺手去如意餐馆吃饭,真可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

周渊易不由得嘴角一翘,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