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影自怜的词人张先

苏轼的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形容春光的诗而加以引用。事实上,它跟大自然的春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倒是跟北宋词人张先八十岁时的春光有关。

“你还不如称我为‘张三影’呢!”

当有人告诉张先,他被人誉为“张三中”的时候,张先不以为然地说。然后他对着朋友错愕的眼神解释道:

“人们称我为‘张三中’,是因为我《行香子》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佳句。而我平生最得意的句子乃是‘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

如果说“词为艳科”是宋初词的一纸诏令的话,欧阳修、张先等词人便是执行这一诏令最不遗余力的词人。欧阳修散文开大宋文章之先,诗也秉承了唐人余绪,格调高致,如“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之句,令人回味良久;而欧阳修的词却多描写儿女情长,格调委婉,感情缠绵,乃至于有人认为那些艳词不是出自欧阳修之手,而是有人为了败坏他的名誉伪作的。不过张先似乎并没有这种烦恼。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曾任嘉禾判官,又任晏殊的通判,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退休)。史载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他的词,大多反映的是诗酒生涯和男女之情,语言婉丽,格调绮靡。

虽是男子,张先刻画女性心理却是极为细腻生动,毫无须眉痕迹,这或许与他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分不开。据说,他直到八十岁的时候,居然还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姑娘为妾,苏轼知道之后调侃他说:“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后来还专门写诗开他的玩笑: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时人传为笑谈。

张先除了有“张三中”、“张三影”的外号之外,还有一个外号很有名:“桃李嫁东风郎中”,典出他的《一丛花令》。

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当分别成为一种习惯时,思念并不会因此而淡漠。相反,每一次分别都会像一把刻刀,反复在加深着墙上的那道刻痕,直到厚实的墙壁无法承受,最后轰然倒塌。独守闺房的女子对着这春日的胜景发出一声无奈的询问,此前的离别,已经让女子万般无奈,而现在的离别,更令她柔肠寸断。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两地的相思,结束这无尽的思念?柳丝千条,离思万缕,飞絮蒙蒙,征尘渐远,那个熟悉的背影又一次熟悉地离开,高楼上的女子眼中终于失去了他的踪迹。

男人是属于地平线的,女子却只能属于深深的庭院。鸳鸯成双成对在池中戏水,小船往来南北,楼上的女子触景伤怀,自怜孤寂。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就是这般,在无尽的思念中,金乌西斜,玉兔东升。残月入帘,离愁似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这样彻骨的思念,在这皎洁的月色中,显得更加的冷寂,更加的凄凉。这种无济于事的哀怨,终于变成了埋怨,而埋怨,也变成了深深的思考: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女子想到了那曾经盛开的桃花李花,在它们青春将逝,凋零将至的时候,至少还明白把自己托付给东风,以便有个依靠,而自己呢?自己的归宿,到底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