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词 我醉欲眠君且去

高雅与低俗不仅是艺术的两个侧面,其实也是人性的两个侧面。没有了高雅,人就没有了高蹈向上的愿望,必堕入沉沦,万劫不复;没有了低俗,或者说适度的低俗,天天高蹈的人难免太累,况且人总有趣味稍低的一面,这与文化水平有关,也与人性有关。要每个人随时随地都绷着一张严肃的脸不是言志就是载道,不仅人受不了,这言的志、载的道难免也会成为灌水猪肉。更何况艺术的变迁,往往是受制于时代的变化的。

前面说过,燕乐也叫宴乐,顾名思义,就是宴饮之后演奏的音乐。

从古至今,酒都是一个好东西。三杯黄汤一下肚,眼也蒙眬了,话也多了,动作也大了,距离也缩短了。尤其是微醺之时,更能体会到一种飘飘欲仙的快感,无形中增添了一种舍我其谁的豪壮,很多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这时候都敢说敢做了,而且很多时候还不会受到责罚。

有一次,唐太宗召集三品以上官员宴饮,席间唐太宗提笔写字赐群臣,大臣们趁着酒劲蜂拥上去争抢。大臣刘洎竟然登上了皇帝的御座去抢,这在当时可是亵渎皇帝的大罪,有大臣马上启奏皇帝,要严惩刘洎,结果唐太宗认为刘洎不过是酒后失态,宴酣之乐,因此一笑而过。

而宴酣之乐,莫过于席间的轻歌曼舞了。清代张宗橚选编的《词林纪事》,开篇第一首便是唐玄宗所作的《好时光》。

好时光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这是一首颇有人情味的词。上阕描述女子之美貌:发型是宫里流行的样式,面容姣好,面色红润。即使没有汉代张敞那样的男子为她画眉,她的眉毛也是那样斜飞入鬓,真是天生美人!下阕则似乎是一个长者在劝告年轻人:别仗着自己好看而挑花了眼,最好去嫁个爱你珍惜你的有情郎君,你们年龄相当,共度人生,此乐何极!

不是以帝王之尊摆架子,而是以大叔或者爷爷的口吻赞美和劝告小女孩,这样的词即使不算低俗,至少也算不得言志载道。不过话说回来,宴饮时候的词大多是由妙龄女子歌唱的,要这些娇滴滴的小女孩板着脸立着眉毛做红色娘子军状,开口便是先王曾经说过,也未免太煞风景。

皇帝开了此例,臣下当然就不甘落后。唐中宗李显据说很怕他的妻子韦后,当时的大臣裴谈恰好也是个“妻管严”,一次在朝堂上大家拿裴谈开玩笑,裴谈为解嘲,竟然拉皇帝垫背,写了一首《回波乐》。

回波乐

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亦是大好。

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

不知道皇帝陛下听到这首词感受如何,据说韦后听到之后十分高兴,还厚赏了裴谈。怕老婆是男人的忌讳,却是女人的骄傲,这也是情理之中的。

更聪明的人,居然很快就学会用这种新兴的诗歌体裁为自己谋福利了。唐代诗人沈佺期因罪曾被流放岭南,后来遇赦回朝,一时间他的官服还没换回以前的红色。一次在宴会上,他就撰写了一首《回波乐》。

回波乐

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

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

皇帝听到这首词后,龙颜大悦,马上赐给沈佺期绯鱼,而当时朝廷官员配绯鱼是特别的恩宠,沈佺期凭一首词得到,这让众人大跌眼镜。

相比之下,中宗时的给事中李景伯就太过于一本正经了。

回波乐

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

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

中宗一次宴请群臣,叫每个人写一首《回波乐》助兴,这个李景伯却絮絮叨叨说大家酒喝得差不多了啊,时间已经很晚了啊,要是再喝下去吵吵闹闹,就会影响朝廷威仪了啊,还会妨碍邻居休息啊……虽然有人私下称赞他不忘职责,不过在大伙儿都玩得十分开心的时候说这个,的确有些扫兴,也难怪“帝不悦”。( 《全唐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