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皇上误会了(第2/3页)

“我明日一早接你去白马寺。”宋老头点了头,齐王就不再理会他,径自交代许京华。

许京华也乖乖点头,然后送叔父出去。

“太子的计谋,不要同任何人提起,那老头儿也不例外。”齐王最后嘱咐。

那老头儿也没问,不但不问,许京华要和他说胡贵妃以及长公主原本的阴谋时,宋怀信还一副非礼勿听的样子,“我只是个传信的,信传到就行了,其余诸事,自有圣裁。你也收收心,过会儿来上课。”

许京华想想也是,后边的事他们想操心也操心不着,至于刘琰,叔父说得对,他比自己聪明多了,只要不把事情往坏处想,应对这些事还是很轻松的。

但要她就这么收心读书,却也没那么容易。皇上误会她对刘琰有所谓情愫,难免让许京华怀疑起自己,并且越想越觉得她那会儿提出要去东宫见刘琰,确实太莽撞了。

东宫不像别的地方,她去本来就不合适……不过,莽撞归莽撞,她还是觉得这一趟该去,且就算皇上有所误会,也去得值!只下不为例就是了。

再想想叔父说的那些话,许京华更觉得刘琰不容易,储君占了个“君”字,就这么受君王猜忌,那干嘛还要立储君呢?

“先生,国家为什么非得立储君?”上课到一半,许京华突然问。

“因为国家要有人继承。如若君王不事先指定谁来继位,诸子争位,国家必生动乱。”

“可是指定了,也没拦住争啊?”

宋怀信这两日被这桩秘闻闹得心神不宁,也不似平日那么端着,随口答道:“名分既定,争也不过是小打小闹。而且一旦立储,必定会限制其余诸子,不令其参与军政要务,或是分封就藩,或是安享富贵,自然没有与储君一争之力。”

“然后君王就开始防范储君了?”

宋怀信一拍桌子:“有完没完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都敢说?”

“这怎么大逆不道了?”许京华一脸无辜,“我就是和先生探讨嘛,比如那个唐玄宗,您之前不是说他防范他儿子到了很过分的地步,甚至任由奸臣陷害太子吗?”

“那是特例!”

许京华看老先生又吹胡子了,终于忍住不再追问,心里却仍在想:刘琰提出将计就计时,有没有想过皇上会怕弄假成真,所以不同意呢?

刘琰那时还没想到,但现在已经想到了。

外面迟迟没有消息传过来,刘琰出春和殿,在外面散了会儿步,远远看着西边三大殿飞翘的屋檐,那个念头才突然浮出水面。

将计就计,可不只是能将李家的计,还能将计中计呢!

他瞬间出了一身冷汗,忍不住先安慰自己:“父皇不至于猜疑我若此。”下一瞬又反驳自己,“虽说不至于,但父皇又何必冒这个险呢?”

有这个风险在,所谓将计就计,对比皇上要发的雷霆之怒,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若将李家比作一棵大树,皇上那边肯定是先砍去枝叶,再劈树干,但地下盘根错节的根须一时管不到,难免重新发芽、继续为害;刘琰的做法,则是直接深入地面之下,把大树连根拔起,这原是上策,但若他在地下与树根交结,反而将根须四处延伸,对砍树的人来说,就难免有翻覆之虞了。

父皇八成不会同意此计了。

刘琰带着一身冷汗回去春和殿,果然一直等到晚间就寝,也没有等来任何消息。

第二日皇上倒是打发了人来,却是来送新书的,除了一句“让太子好好读书”再没别的话。

刘琰这时已经不抱希望,所以也没有失落,先拿书目看过,挑了几本,真个读起书来。

之后皇上再没派人来,刘琰便也足不出东宫,过了几天,钱永芳先按捺不住,问他要不要想办法打听一下。

“不必。”刘琰毫不迟疑,“都踏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