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第4/9页)

每周二是实穗去给她介绍栗林的桥本家上课的日子。桥本的女儿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实穗五年前从音乐大学毕业后一直教她到现在。这女孩很有天赋,进步也神速,桥本夫妻则归功于实穗教导有方。

一天晚上,实穗正要告辞回家,桥本忽然开口问她:

“栗林先生那边现在怎样了?还在上课吗?”

“是啊,当然了。”这时离开始教栗林才过了两个月。“我每周去两次。”

“两次?他倒真肯下本钱。他女儿多大了?”

“呃,那个,不是他女儿。”

“不是女儿?可我听说他就一个孩子……”

“是啊,所以说,其实……”实穗蓦地想起栗林曾请她保密,“我教的是栗林先生亲戚的女儿。”

“啊,不是栗林先生的女儿?原来是这样,这就可以理解了。”桥本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可以理解?”

“对。一开始栗林先生问我,有没有钢琴老师介绍给他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他实在不像是会让孩子学钢琴的人。”

“为什么?”

“他属于那种对音乐毫无兴趣的类型。不光音乐,所有艺术他都瞧不起,平常总说就算那些玩意儿统统消失,地球还不是照样转,还说听音乐、看绘画又不能当饭吃。”

“真没想到。”桥本的话令实穗很意外。这与她了解的栗林差得太远了,听起来简直不像在说同一个人。“这么说,栗林先生没有业余爱好?”

“岂止没有爱好,他对职业棒球之类的体育运动也不感兴趣,时尚潮流也毫不关心。这话我只在这儿说,和他单独相处的时候,我都犯愁找什么话题才好,结果只能聊聊工作。”

“那他很热爱工作了?”

“说得好听点是这样,但就因为除了工作没有任何爱好,到头来工作上也很吃亏,被部下敬而远之也就罢了,上层也觉得这个人没意思,这就很要命。有的人明明没什么工作能力,就靠着很会打高尔夫,居然也爬到部长的高位。”

“哦。”

实穗想起栗林曾表示很后悔没有认真学音乐。莫非他也意识到没有业余爱好是一大缺陷,于是忽然想到要学钢琴?

如果是这样,他在公司的言行应该会和以前完全不同。想到这里,实穗试探着问:“最近栗林先生的情况怎样?还是一门心思埋头工作?”

桥本的回答却出乎她的意料。“是啊,他还是老样子。哦不,应该说比以前还要变本加厉。今天午休时他也没歇着,我想他肯定还把工作带回家去做。”

实穗心想,要是他知道栗林在家里忙什么,不知会露出怎样的精彩表情。

栗林提出想参加钢琴演奏会,是在钢琴学到第三个月的时候。

话题是从桥本的女儿开始的。栗林问实穗,听说她不久就要在一年一度的钢琴演奏会上献艺,是否属实。

“说是演奏会,其实也没那么高不可攀。是我老师主办的,规模很小,只是内部观摩。”

“但毕竟也是在大家面前演奏吧?也会有观众?”

“有是有,几乎都是亲戚朋友。”

“嗯……”栗林在键盘前抱起双臂,皱着眉头,似乎在想什么心事。

“怎么了?”实穗问。

过了一会儿,栗林终于抬起头,直勾勾地盯着实穗。“老师,我能不能也参加那个演奏会?”

“什么?”实穗瞪大眼睛,“您说的参加,难道是指在演奏会上演出?”

“是的,我想在舞台上演奏给大家听。”

栗林的眼神十分认真,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味。

“可是,那种演奏会参加的几乎都是孩子,要说大人,顶多只有两三个音乐大学的学生……”

“但也没有规定说大人不能参加吧?”

“呃,那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