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人偶(第3/7页)

“读初中、高中的时候,特别容易沉迷于男女情事,那些堕落的人都是在这个时期走上歧途,我们一定要避免茂秋发生这种事。”

以上是要子在家族会议上的发言。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一致决定安排茂秋读男校。

会上还有过这样的讨论。

“要想他不被那种事迷住,光是送进男校还不够。如今的社会乱七八糟,随便到街上走走,那种诱惑满眼都是。”说这番话的是要子的叔父,家族中资格最老的长辈。所谓那种事,应该是对性爱之事的统称。

“是啊,最近杂志上登的那些小姑娘的照片,简直就和裸体没两样。”要子的表妹说。

“不是什么没两样,有时根本一丝不挂就登出来了。那种照片真不得了,赤条条的,脱得精光。”要子的堂弟瞪大眼睛说。他在家族里算是年轻一辈,平常因为说话粗俗,常被其他人瞧不起,但此时比起措辞,他说的内容更令众人皱眉。

“啊?”

“怎么可能?”

“是真的,不信你们买本周刊自己看看。”

“他说的很有可能。”要子用克制的语气说,“不单是性风气,最近的年轻人男女关系之随便,真令人难以容忍。除了刚才那种下流杂志,电视里的节目也让人恨不得捂住眼睛。”

“对,电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叔父赞同,“电视看多了,只会把人变成呆子。”

“我一向只看NHK台。”

“是啊,我也只看NHK台,民营电视台都太无聊了。”

“要子,这方面你最好考虑周详。”家族中最受要子信任的堂兄郑重地说,“上初中后,各种不良诱惑比比皆是,如果不对他的生活严加管理,很难不近墨者黑。”

确实如此,众人一致点头。

“不用说,我自然要比以前更严格地培育他。请大家也不惮辛劳,多多费心教导。”说罢,要子深深鞠了一躬。

经过这场充满紧迫感的会谈,从上初中开始,要子对茂秋的监控愈发严厉,简直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首先体现在上学路线的选择上。为防止路上有不良诱惑,要子亲自把各条路线都视察一遍,最后选出一条她认为最安全的作为上学路线。她坚决禁止茂秋从其他路线回家,倘若因为某种缘故不能走那条路,茂秋就要给家里打电话,由要子指示他如何选择。

日复一日沿着同样的道路上学放学,茂秋有时也会蠢蠢欲动,很想走走别的路线。但他无法付诸行动,只要一想到在母亲面前败露时,会遭到怎样的痛斥,他就无论如何都拿不出勇气。至于“不可能会败露”这种想法,从来就没出现在他脑海里,因为过去他也曾几次违背母亲嘱咐,却没有一次能成功瞒过。实际上,对于儿子的事,要子的嗅觉敏锐得堪称超乎寻常,不管什么样的谎话都能一眼识破。

此外,茂秋也没有钱包。要子只给他公交车的月票和电话卡。

“午餐有学校提供,去学校为的就是学习,我不认为会有忽然需要用钱的事。”这是要子的主张。

那有想买的东西时怎么办呢?这时茂秋就要向要子如实报告,如果要子判断可以买,再买给他。但实际上,茂秋提出的要求寥寥无几。个中原因很多,比如日常生活和学校念书需要的东西,要子都已经准备齐全、平常学习很忙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没有想要的东西”。如果说得再准确一点,就是“完全不知道市面上正流行些什么,也想不出想要的”。

茂秋对社会的了解,仅限于上学路上的见闻,而他接触的资讯也同样受到要子全面控制。电视一天看一小时,而且只许看NHK台。书籍方面,漫画自不消说,杂志也全部禁止,即便是文艺书,只要是现代作家的作品,不论纯文学还是大众文学都不准阅读,音乐也只允许欣赏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