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女权更深情(第2/2页)

她在得不到所爱的痛苦中忽然和老艺术家的痛苦相契,在这一刻这一点上他们相通了。

这篇小说写得非常好,动情,有一种深情在里面,深的理解,深的同情。

作家洞察人性,把心理描摹得极感真实,让人不由得随着人物悲喜。

读到这篇小说,就发现作家再不拘于女权之类的问题,而是超越了那些性别的立场,看到的是人性。

多丽丝·莱辛后来批判过女权主义,我想,她是一步步超越了这些,超越了她青年时代的很多观点。从艺术角度,她的小说又完全不能以类划分。她的风格太多变了。你不知道下一本会是什么样的。在这点上,她的确也能和马尔克斯相比。

她是个十分高产的作家,在国外颇有影响,但在国内,译本不多,更鲜有人对她评论,我倒是看见过一位其实很受她影响的国内女作家对她的抨击。

对此我十分不快。而且看着多丽丝·莱辛多年都获诺奖提名,却未夺奖,连带着对诺奖也十分不满。只好默默收集能找到的书,做她的忠诚粉丝。在豆瓣上做一个关于她的小组,期望找到同好。可唯一一篇帖子,孤零零地挂了近一年,直到今天晚上,她获奖的消息传来,帖子一下多了起来,估计这个小组很快会气氛热烈。

今年的诺奖必然也如往年一样,给中国带来很多额外的热闹,就如西闪所说:“从此,莱辛不再仅属于真正喜欢她的人。”但诺奖会带来大量的出版,对热爱她作品的读者,是件大幸事。乘着这新的风潮,我在此许下愿望,希望出版界的人士可以看到:再买一些她作品的版权吧,短篇集子更要多出一些,至少,花城出版社应该把那本糟糕译本《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重新译一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过的那本英文本《简·萨默斯日记》,再出一个中文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