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感觉,古今无不同

这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爱情故事。久远的爱情。

书名就说明了这个——《1980的情人》。

我读的时候,就一边在想,这个故事,不知能够赚得我的那位大朋友的多少唏嘘。

故事里的相识,缘于冰场滑冰,第二次见面是在莫斯科餐厅吃西餐……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起王朔的小说,想起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等等,我们对于北京八十年代初的想象,都有这些符号。

我自然就想到,这部小说读完我要借给我的一位大朋友。她生于50年代中期,和小说的主人公一样,是在八十年代初读大学、恋爱,她读这本书,一定能找到不少自己和同龄人的影子,一定有很多的感慨和怀念。

小说的作者也是这样的背景。于晓丹,女翻译家,80年代初读大学,90年代移居海外,曾任多年的内衣设计师,这是她第一部小说。最早把卡佛翻译进来的就是她。

也因为她这样的经历,便正好封存了对80年代最鲜活的记忆,没有被后来的二三十年冲淡印象。所以,她的小说里,才有着浓缩的时代气氛。贴面舞会、英语沙龙、友谊商店、凤凰自行车、蝴蝶缝纫机、偶像王心刚……

我前面提到的大朋友果然也被这小说击中,感动不已。她读完以后,便传给她一帮同龄的朋友,成为现在难得的高传阅率小说。以至现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书都没有回到我的手上。

这位大朋友说:“那时候我们的爱情就是这样。那个时代的爱情就是这样,因为许多原因,爱情被破坏。因为种种原因,情感很受限制和压抑,跟现在不同,没有后来年轻人自由。”

的确怀旧只是一方面,我对这本小说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抒写的爱情。

小说中,在弟弟眼中优秀完美的哥哥一出场就死去了,于是,弟弟拼命想找出原因。他跟哥哥的女朋友深入交往下去,试图找到答案。从这里,就慢慢展开几段欲生欲死的恋情。有的深情致人死去,有的却让人欲死不能。

感动作者同龄人的纯粹而受阻隔的恋情,其实,同样能打动这个世纪的年轻人。这跟时代无关,跟那些浓缩的气氛和细节无关,爱情永远会制造出新的良辰美景,新的痛苦哀伤。

我前两天看见东方卫视一档心理情感栏目,看到一段真实故事。

女孩的父亲嫌男孩太穷,于是一对小恋人还在大学就决心为自己的未来储备,男孩开了个银行卡,两人命名为“月光宝盒”。男孩省吃俭用,努力赚钱,大学毕业两三年内,已经一点点积攒到六七万元。但女孩父亲并不知道这点,他私下找男孩谈话,告诉男孩,要让女孩幸福就该放手。男孩痛苦之中跟女孩分了手,把卡送给女孩,说这钱本来就是为女孩而攒。分手后,又继续往卡里存了十个月的钱,直到遇见新女友。女孩不知男孩分手原因,一直盼着男孩回心转意,悄悄借贷去购房装修,房间里摆上情侣牙刷情侣拖鞋,幻想着男孩能回来……

这个节目做到最后,男孩、女孩和父亲都哭作一团,但已经晚了,男孩不能回来,女孩苦苦哀求也没用。父亲最后哭着对女孩说:“我错了。”

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到《1980的情人》。故事的时代背景相去三十年,但因爱带来的欢喜和伤害是一样的,痴情和执着是一样的。

爱情故事的魅力也源于此。什么都可以变化,爱情的本质不会变,爱情的牵肠挂肚、爱恨痴缠不会变。

就像王小波在他的《青铜时代》——“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里爱用的一个句子“这种感觉,古今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