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花结果

女友丁丁出版了长篇小说。我们共同的男性朋友老狸打电话说,丁丁在小说中说了你好多坏话。丁丁是我十年前最好的朋友,我们知己知彼,共同面对着成长期青春期恋爱期的快乐和烦恼。

但由于我离开那座城市,我们失去联系很长时间了。我去买了丁丁的书回来看。

小说里的主人公果然是两个女孩。一个是感性的女孩,懵懂无知地投入了两性的世界,在男人那儿经历挫败痛苦,伤痕累累。另一个是理性的女孩,在单位中工作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两个女孩互相激励互相安慰,一点点地经历成长。

我看着书中的情节,好多是我和丁丁共同经历的事情,可那里面其实并没有我,那里面两个女孩其实都是丁丁自己。

感性的和理性的,是女人的两个面,丁丁在小说中,以两个身份交替出现,到了小说最后,感性的女孩死去,理性的女孩成熟了。两个女孩犹如一枝双生花,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朵凋谢了,一朵结了果。

我不明白老狸怎么认为两个女孩中有一个是被褒,一个是被贬。老狸是一个学识比生活多的男人,是个道德高尚,在我们当时的圈子里罕见的好男人,也许正因为如此,也是当时那个圈子里罕见的光棍汉。我不知道他认为是那个情感上总是受伤害,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男人的女孩不对,还是那个理性得不肯投入,不肯付出的女孩不好。

其实,我认为,女人在女孩时期,都有着这样的两面。一方面,女孩被情感被激素被男人卷进旋涡,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女孩又会患得患失,想尽快摆脱困境,想成为一个有把握力的成熟女人。

小说的结尾,感性的女孩和理性的女孩合为一体,感性消失,理性长大,女孩成了成熟强大的一个女人。

这是人们最习惯接受的结果,理应如此的结果。

经历了一段段情感,一个个男人,一桩桩挫折,女人终于成熟了,成为长袖善舞,能把握命运把握男人的女人。

其实不单是丁丁的小说,其他女作家的作品都喜欢给这样的一个结果,光明的未来啊。这几乎都成了模式。

女人都以这样的一个构想来安慰自己吧,经历了动荡不安的青春,混乱无助的爱情,最后总能抵达一个自由自在的得意境界。

感性被很多女人认为是带来情感灾难的原因,而总有一天,理性会占了上风,那时,就可修成正果,逃出生天了。

但我对此十分地怀疑。

我听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子讲,无论修炼得如何好,如何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一旦陷入恋爱,再厚实的外壳一样会马上被打碎,又马上掉进期盼、猜疑、欢乐与泪水中,跟二十来岁的时候并无二致。

只要你还会恋爱,还能恋爱,软肋还是软肋,感性的人还是感性的人,理性与感性这对双生花的矛盾一直会存在,无论是二十还是四十,永远修不成正果。经历能让我们学会的,最多是一些相处之道,一些对缺憾的容忍。命运是吝啬的,能收到这点礼物就不错了。